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玉米多穗、空秆、结实不良这是雌雄穗发育异常

玉米多穗、空秆、结实不良这是雌雄穗发育异常

发布时间:2023-06-28 15:10:37分类:农业

玉米雌穗分化异常、雄穗发育不良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可以造成玉米大面积减产,减产幅度达30%~40%,严重的达50%。为减少此现象的发生,本文就其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玉米多穗、空秆、结实不良这是雌雄穗发育异常

雌、雄穗发育异常,其田间表现为:

1.吐丝晚或不吐丝;

2.雄穗没有发育;

3.雄穗发育了小花败育,从而形成花粉少或者没有花粉,导致授粉不良;

4.光长苞叶,穗轴停止发育,形成空秆;

5.光长穗不长粒或籽粒稀少,造成缺粒、花粒、结实不良等。

玉米多穗、空秆、结实不良这是雌雄穗发育异常

异常现象的几种表现:

1.多穗现象。正常年景玉米每株一般分化出一个结实的雌穗,有少量的双穗。但有些地块却出现异常的多穗现象,从玉米上数第5节至第9节的范围内,长出2~3穗,多者达5~6穗,有的一个叶腋就长出双穗,多穗齐出,花丝鲜艳。

2.香蕉棒现象。在一些品种的植株中部的一、二个叶腋中,同时长出3~5个小型果穗,穗茎相连,形同香蕉,结粒很少或不结粒,群众称之“香蕉玉米”。

3.空秆现象。玉米田里有2~5%的空秆率属正常现象,但一些年份、一些品种、一些地块,空秆率在10%以上,个别在30%以上。

4.结实不良现象。①穗粒稀少,平均每穗只有10~50粒;②秃顶严重,且秃顶部分比较大,有的达穗长的50%,严重的达70~90%;③空穗多,从外表看穗很长,但一粒未结,有的地块、品种空穗率高达30%以上。

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

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各异,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多穗现象主要是由于土壤肥沃,肥水充足,养分过剩造成的。

2.香蕉穗现象主要原因是在玉米雌穗分化形成期遭受严重干旱造成的。

3.空秆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玉米雌穗分化期的养分缺乏、严重干旱、阴蔽等原因造成的,使部分玉米的雌穗不能正常抽穗,从而出现空秆现象。

4.结实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有:栽培管理不当、抽雄开花时遇严重干旱、虫害、罕见高温或长期阴雨。

玉米多穗、空秆、结实不良这是雌雄穗发育异常

出现异常现象与种子的质量有没有关系?

1.以上几种玉米雌穗分化异常现象,也与品种有关。

2.在同样条件下,有的品种未出现或出现很少异常现象。这说明在雌穗分化这一生物学特性上,不同品种间存在着差异。但是品种和种子的概念是不同的,品种的异质性不等于种子的异质性。异常现象的产生,虽然与品种的异质性有关,但不属于种子的质量问题。

出现雄穗发育不良,该怎么办?

玉米是通过雄穗上的花粉散落到雌穗花丝上进行授粉结实的。如果花粉量不足,会造成授粉不良,出现空棵、花粒和秃尖现象,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

如果60%到70%的雄穗发育良好,基本上就能满足玉米授粉的需要。如果雄穗发育不好的比例在50%以下,就要及时的进行人工授粉,提高结实率,减少产量损失。

玉米多穗、空秆、结实不良这是雌雄穗发育异常

有哪些防治措施?

1.选择优良品种。要科学客观、因地制宜,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2.加强肥水管理。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穗肥亩施尿素20公斤,并依据田间墒情适时灌溉。

3.合理密植。不同类型的品种、种植密度要求不一。一般平展品种:3000~3500株/亩;半紧凑型品种:3500~4000株/亩;紧凑型品种:4000~5000株/亩。

4.采取人工措施。一是人工辅助授粉,进行隔行去雄减少半截穗。二是人工拔除多余的果穗,只保留1~2个果穗。三是人工剪去雌穗顶端花丝。

5.调整玉米播期。根据气候特点,把握好播种时间,使授粉期与高温多雨期错开,以免影响玉米花粉的活性和授粉。

玉米多穗、空秆、结实不良这是雌雄穗发育异常

玉米授粉后,如何管理?

1.做好病虫害防治。玉米授粉后,籽粒发育加快,植株的抗病性逐渐降低,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很容易诱发多种病害,其中发生最普遍的病害有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南方锈病等病害的发生。这些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扩散蔓延快,如果防治不及时,就会造成大量叶片在短时间内干枯,严重影响玉米籽粒灌浆。从而造成千粒重降低

2.防治方法。用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99%磷酸二氢钾200克+0.01%芸苔素内酯水剂10毫升+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均匀喷雾。不但能快速补充营养,还能有效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和危害,确保籽粒正常发育。


红玉兰树多少钱一棵(庭院栽什么树最旺宅)

农业百科网的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者网友推荐收集整理的,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果您发现本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立即联系我们,本站将第一时间进行相关处理。
Copyright by 2015-2023 农业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农业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