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细菌性病害主要有哪些药
植物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等。真菌性病害占大多数,但细菌性病害也经常发生。如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软腐病、细菌性穿孔病、细菌性流胶病等等。植物病害中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种类最多,其次是由细菌病原引起的病害。
细菌病害与真菌病害的区别
真菌感染的植物,一般症状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丝状物及黑色小粒点.肉眼可以看到真菌的子实体。
细菌病害症状主要表现为“菌脓”,这是田间诊断的重要区别。细菌性病害发病环境 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病原侵染所致的病害,如软腐病、溃疡病、青枯病、斑点病等。
侵害植物的细菌,很多是杆状菌,大多数具有一到数根鞭毛,可通过自然孔口(气孔、皮孔、水孔等)和伤口侵入,侵入后,通常先将寄主细胞或组织杀死,再从死亡的细胞或组织中吸取养分,以进一步扩展。在田间,病原细菌借流水、雨水、昆虫及农事操作等传播。由于暴风雨能大量增加作物伤口,有利于细菌侵入,促进病害的传播,创造有利于病害发展的环境,这些通常是细菌病害流行的一个重要条件。病原细菌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
植物细菌侵染病状类型
一、斑点型。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
二、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如水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等。
三、青枯型。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青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四、溃疡型。一般由黄单孢杆菌欧文氏菌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如柑橘溃疡病、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果实细菌性斑疹病等。
五、腐烂型。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烂。如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茄科和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以及水稻基腐病等。
六、畸形。由癌肿野杆菌侵染所致,使植物的根、根颈、侧根以及枝杆上造成畸形,呈瘤肿状。如菊花根癌病等。
主要防治药剂
当前国内防治细菌性病害的手段主要还是依靠铜制剂类、抗生素类、微生物制剂类等药剂进行防治,可选择的种类不多。
铜制剂
铜制剂是细菌病防治的最主要药剂,分为无机铜制剂和有机铜制剂。有机铜制剂包括噻菌铜、松脂酸铜、壬菌铜、喹啉铜、噻森铜、乙酸铜、琥胶肥酸铜、柠檬酸铜等。无机铜制剂包括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络氨铜、波尔多液、王铜、硫酸铜钙等。
无论是无机铜制剂还是有机铜制剂,其作用机理都是利用铜离子来杀菌。铜制剂的作用机理是当药液被喷洒到作物表面以后,药液中的铜离子会被逐步释放,当铜离子被病原菌的孢子吸收并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使病原菌孢子细胞的蛋白质凝固,从而杀死孢子细胞,起到杀菌的作用;同时,铜离子还能使病原菌细胞中的某种酶物质受到损害,阻碍病原菌的正常代谢作用,也能起到抑制和杀灭病菌的目的。
无机铜类杀菌剂产品,主要用于各种蔬菜和果树的病害防治,防治效果明显,同时由于没有抗性,价格实惠等特点,但铜制剂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就是混配性差,这一点在无机铜药剂上表现更加突出。无机铜药液大多呈碱性,而我们平时使用的其他大多数农药产品的药液都是呈弱酸性的,不能与大多数的农药混用。
同时,使用无机铜杀菌剂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风险和危害,比如在果树的花期和幼果期使用,会引起果树落花、落果;使用铜制剂还有可能诱发螨类的发生,以及污染果树叶片和果实表面等。
相对于无机铜,有机铜药剂在安全性、混配性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有机铜药液大多呈中性(注意:络氨铜为碱性),混配性更好,可以与大多数的杀菌剂、杀虫剂等混配使用,杀菌谱更广;安全性更好,不伤花果,作物的各个时期都可以使用,同时还能促进作物对铁、铝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果实色泽度,提高品质;不容易诱发螨类和介壳虫的发生,铜元素含量低,残留低、污染小。
抗生素类、微生物制剂类
抗生素类药剂包括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申嗪霉素、四霉素、乙蒜素、大蒜素。此类杀菌剂的优点是市场比较普及,内吸、治疗效果比较好;缺点是使用的时间较长,产品抗药性突出,抗生素的累积残留也会影响到人类的安全。相关产品已经受到国家清理登记政策、公害残留及抗生素滥用等方面的管理、限制和约束,其中,农用链霉素已经在2016 年被取消登记。
微生物制剂类包括多粘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海洋芽孢杆菌等。作为生物农药,此类产品因其安全、环保,近年来受到无公害蔬菜基地、出口蔬菜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的追捧和欢迎。但微生物制剂起效慢,效果不显著等仍然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广谱性消毒杀菌药剂类
主要包括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辛菌胺、噻霉酮。其中,氯溴异氰尿酸,有预防和杀灭细菌、真菌及病毒能力,而且能促进作物营养生长。
氯溴异氰尿酸是一种广谱、高效、无公害、低残留的产品,兼有内吸和保护双重作用,能快速有效地杀灭危害作物的真菌、细菌、病毒,不仅用于农作物病害的防治,还经常被用于供水公司、游泳池、医疗场所等的杀菌消毒。
在农业生产中,氯溴异氰尿酸在被喷施到作物表面以后,会慢慢地释放出次氯酸和次溴酸,这两种成分是很强的氧化剂、溴化剂,它们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它通过扩散作用,可以穿透病原菌的细胞膜结构,与其内部的原生质发生反应,使其失去生理活性,从而导致病原菌的死亡,到达防治细菌、真菌等病害的目的。
但是氯溴异氰尿酸不能与碱性农药、有机磷、无机铜等混用,不能与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含氮、含氨基酸、腐殖酸、海藻酸叶面肥混用;也不能与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等混用,会影响生物制剂的杀菌杀虫效果。
在作物花期、幼果期慎用;部分农作物,如红提葡萄、中华油桃等个别品种对氯溴异氰尿酸敏感,也需要谨慎使用;每季作物最多用不超过3次。
来源 丨磊子侃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