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 多元民族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域特色会形成不同的人文景观,自然会产生与之相随的民族文化。下面,我们从东北方言日常吃穿住行几方面了解一下东北方言中蕴含的多元性的民族文化特色。语言特点
吃——饮食文化
鲁菜在东北有较大的市场, 由于清代山东人“ 闯关东” 较多. 再加上紧邻俄罗斯, 与南北朝鲜交往频繁, 亦受日本食风影响。罗宋大菜” 南韩烧烤” 和“ 东洋料理” 也传播到大部分乡村, 局部食馔也带点“ 洋味” 大酱应是山东人“ 闯关东” 时带到关外的, 就像山西人家家储备一缸陈醋一样, 东北的农家多数有自制的大酱。农家中的大酱是有专人负责的, 晴天阴天雨天会有不同的保管方法。
广为人知的像满族的萨其玛” 豌豆黄” ,民以食为天。东北的饮食文化也带有多元民族文化性。东北有很多特色食品. 朝鲜族的冷面” 打糕” ,但平时吃得最普遍的还是各种“ 饽饽” 东北的一些农村, 春天吃“ 豆面饽饽” 又称“ 豆面卷子” ,夏天做“ 玻璃叶饽饽” 或作“ 波罗叶” ,秋冬时, 往往蒸“ 粘豆包” ,而且一般人家做得较多, 冷天放在外面冻上, 随吃随馏。此外, 一年四季都可以吃“ 苏子叶饽饽” ,又叫“ 苏耗子” 做这些“ 粘饽饽” 本是满族的风俗, 满族人喜欢吃粘食, 因为粘食耐饥饿, 便于外出从事射猎活动食用, 另外, 粘饽饽还是祭祀用的食品。现在, 东北这些饽饽家家都会做, 很多人都爱吃。
穿——服饰文化
“靰鞡”是东北特有的一种鞋。“靰鞡”,也称“乌拉”,也有说是“兀刺”的音译。“兀刺”是女真四部落之一,“乌拉”,是来自女真族的语言。靰鞡鞋里要絮靰鞡草(也作乌拉草),靰鞡鞋即由靰鞡草得名。东北有句由此产生的歇后语,“靰鞡头子迈门槛——先进者儿”。“者儿”与“褶儿”谐音,以靰鞡鞋头的面褶多故。除了有“草”、“皮”、“棉”外,还有“鱼皮”。整个东北地区都有这种“靰鞡”鞋式的存在,充分体现出简洁实用的美感。
由于传统狩猎生活的影响,东北少数民族穿的服饰多数是用兽皮加工制作的,如萨满袍、赫哲人的鱼皮鞋和衣等,因此,他们加工兽皮的技艺高超。
住——建筑文化
东北有“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的俗语,说的就是满族的传统居室特点。
“地窨子”最早是指赫哲族人的原始居所,赫哲语为“胡日布”,主要在冬季寒冷时居住。它是1945年以前赫哲族的主要居所,现作为渔猎时的临时住房。
“马架子”曾经是鄂温克、赫哲、锡伯等民族旧时的一种传统居室,是在地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北现在还有一种称为“马架子”的简陋住房,多为看护瓜菜时的临时住处,也叫“窝棚”。
行——用具文化
“悠车(儿)”是悬在空中可以悠荡的摇篮,是满、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传统的育儿用具,在东北汉族农村地区也比较流行。摇篮的四壁都涂彩绘画,有的在悠车的绳上系着铃铛和玩具。这就是东北俗谚所说的三大怪之一“养个孩子吊起来”。
“爬犁”(雪橇)是东北林海雪原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有牛爬犁、马爬犁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赫哲人的狗爬犁。狗被赫哲人称为“金不换”,它不仅是猎人狩猎的助手,又是运输中拉雪橇的能手。赫哲人素有养狗之俗,清朝的一些书籍将赫哲族地区称为“使犬部”或“狗国部”。元朝和以后的明清之际都在这里设置“狗站”。狗橇一般载重约250公斤左右。拉雪橇的狗最多可达十几条,少则两条以上,“狗橇”是当时冬季传递信息、运输货物的主要交通工具。现在东北的一些地方虽然还可以看到狗爬犁,不过大多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中的一个特色项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