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村文化传奇东葫芦峪

传奇东葫芦峪

发布时间:09-30 16:07分类:农村文化

东葫芦峪村葫芦成熟 晾晒后加工。

  在密云区的东邵渠镇,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但这里却历史悠久,出土过旧石器时期的石斧和汉代瓷器;这里的一种特产,被认为就是传说中的降龙木,助穆桂英大破了天门阵;这里有一种美食,让当年的康熙皇帝驾幸丫髻山进香时都必到此一饱口福;这里出产的一种昆虫,曾让无数的王公贵胄、名人雅士趋之若鹜……这个小村庄就是密云的东葫芦峪村。

  传说中的降龙木是真的吗

  传说中的降龙木是否是真的,是否就出产在东葫芦峪村?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从“葫芦峪”村名的来历说起。

  东葫芦峪村,位于密云的东南部,与平谷、顺义等区毗邻,村子不大,只有180多户人家,但在历史上曾经归属过怀柔、平谷、顺义,建国后划过密云。据村民张清讲,村子原名叫葫芦峪村,辖东葫芦峪、西葫芦峪两个自然村,1981年后分开为两个行政村。这两个村历史非常悠久,在辽代时被称作上营子、下营子,现在顺义和平谷的一些老人依然还这么称呼,那时,村里的老户只有刘、张、李三姓人家,因此,又被称为三家寨。

  通过这段讲述,我们了解到,东葫芦峪村以前不叫这个名字,那么,后来又是什么原因改成现在这个名字的呢?这就要说说有关降龙木的传说了。

  相传当年宋辽交兵时,穆桂英曾将兵营驻扎在这一带。辽国军队为打败穆桂英,就在村南20里处的庞山摆下了一座天门阵。宋军攻入天门阵后,为山林瘴气、毒气所伤,大败而回。后有世外高人指点:“欲破天门阵,需用降龙木”。为此,穆桂英派人四处寻找,最终发现了三家寨的葫芦,通过让军兵食之,解了毒气,破了天门阵,为纪念这场战斗的胜利,村子也从此改名为葫芦峪。

  这虽然是传说,但据笔者了解,当时的密云地区确为辽宋时的边关地区,历史上北宋只在此统治了三年,其余时间均被辽国以及后来的金所统治。在密云地区有关北宋杨家将的传说和地名非常多,如令公庙、七郎坟、穆家峪等等,在葫芦峪附近的黍谷山还有辽太后行宫的遗址。而葫芦峪也确实出产葫芦,据《本草纲目》等医书记载,葫芦味甘,性平滑无毒,其蔓、须、叶、花、子、壳均可入药……尤以葫芦壳的药用价值最高,其味甘,性平,无毒,用于消热解毒,愈是陈年的葫芦壳,疗效愈高。因此,虽然降龙木一说仅为传说,但这里出产的葫芦确实远近闻名。

  据张清讲,村子名为葫芦峪,还有另两个原因,一是村子本身形似一个葫芦,还有就是村外的东山形似葫芦。总之,村子的名称无论因为什么取得,都离不开葫芦,而且,也因为这个“葫芦”,让村里成为了闻名京畿的以“葫芦”为特色的民俗村:葫芦大观园种植的200余种葫芦,琳琅满目;村民自己制作的葫芦烫画,吸引了众多来自京津冀的淘宝者;还有用本地特产“四宝”之一的贡枣、贡米与葫芦相融合的特色“葫芦宴”, 不仅让游客一品“舌尖上的葫芦文化”,更成为该村的一张民俗新名片……

  为啥这里的特产都姓“贡”

  东葫芦峪的历史悠久,据村支部书记张杰介绍,在村子附近的山上,有一处叫堡子城的古代城堡遗址,80年代曾发掘出土过石斧一对,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外还有汉代、宋代瓷器出土。

  到了清代,这里还是皇帝驾幸丫髻山的必经之路,据康熙年间编纂的《怀柔县志》记载:“北务岭在县(怀柔)东五十里,极陡峻,其最高处名蜈蚣梯,康熙四十三年(1704),圣驾幸丫髻山,往返皆由北务岭蜈蚣梯一带。山径险仄,里人马鸣田岁加修葺,见娘娘庙于岭下,设立茶棚行旅赖之”。北务岭即现在葫芦峪南山密云、顺义的分界点,而康熙当时所走御道路线为(密云境内)葫芦峪——季家沟——娘子水——丫髻山,全程约25里。村民朱邵存说,他小时就听家里的老人讲过,当时,康熙到此,为解暑,村人都会献上村里的特产大枣、小米熬制的粥以及炒葫芦肉等,龙颜大悦,葫芦峪贡米、贡枣自此得名。

  不过,笔者并没有查到有关葫芦峪贡枣、贡米的相关史料,但从清时到建国前,丫髻山娘娘庙的香火极盛,康熙、乾隆曾两次驾幸,至于清室王爷、达官贵人及平民百姓,去丫髻山敬香者终年络驿不绝。山上有康熙五十四年碑文记载:“每岁孟夏,四方人士会于此者……骈肩叠迹,不可胜计。”而他们多是经康熙皇帝驾幸丫髻山的“御道”来此,而葫芦峪又盛产大枣和小米,远近闻名,因而为这些进香者所喜爱,也不足为奇。

  朱邵存说,村里从明朝末年就开始种植枣树,在他小时,村里满山都是,少说也得有几万棵,更有一棵树王,至少在百年以上,树高三丈多,树冠十几米,夏天他和小伙伴们在树下玩耍,老人们树下纳凉聊天,秋天满树都是红灿灿如玛瑙般的果实。那时,每到丰收季节,从河北、天津、北京过来的骆驼商队都会来村里收购大枣,那情景非常壮观。只可惜1960年以后,村里的枣树不知什么原因都砍掉了,砍下来的树干枝条,十几辆马车足足拉了三天,而那棵树王被砍的时候,铁锯下处流出的树浆如血一般……不过,近些年来,村里又恢复了枣树的种植,现在已经达到了五万多棵,每年产量十多万斤。至于小米,在葫芦峪家家都种,每年的产量都在三四万公斤,无论在本地还是在顺义、三河、天津销售,只要一说是葫芦峪的小米,基本上都是一抢而光。

  说到为什么葫芦峪盛产大枣和小米,跟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据《密云地名志》记载,葫芦峪是密云地区严重缺水的村庄之一,到20世纪70年代打了深水机井之后,才解决饮水难问题。而枣、小米都是耐旱的农作物,而且,葫芦峪地区属温暖的小盆地气候,土质为优质红粘土壤,富含20多种矿物质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因此造就了葫芦峪远近闻名的贡枣、贡米。

  “铁蝈蝈”写下三百年传奇

  东葫芦峪有四宝,前三宝贡枣、贡米和燕山板栗都是植物,第四宝也是最著名的一宝,却是一种昆虫——“铁蝈蝈”。

  我们都知道,葫芦可以作为装蝈蝈的器皿,如清潘荣陛所撰《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少年子弟好畜秋虫,曰蛞蛞(即蝈蝈)……以雕做葫芦,贮而怀之。可见当时京城富家子弟玩蝈蝈之盛,且盛蝈蝈的器皿即为葫芦。而在北京地区既盛产葫芦又盛产蝈蝈的地方,或仅葫芦峪独此一家。

  东葫芦峪的蝈蝈久负盛名,我国著名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在其所著的《秋山捉蝈蝈》一文中说:“东山所产(蝈蝈)曰‘东大山’,东、西葫芦峪颇有名。”另据我国著名昆虫学家吴继传所著的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本蝈蝈大全《中国蝈蝈谱》中记载:北京以前讲究西大山和东大山的蝈蝈……东大山指京东密云、平谷、焦庄户一带。有名的东、西葫芦峪为北京大山蝈蝈的名产地,现在仍较大。

  而据朱绍存讲,村里很多老辈人都曾以抓蝈蝈卖蝈蝈为生,从明代开始村里的蝈蝈即以加盖“密玩”字样专供宫廷和王公大臣,葫芦峪蝈蝈更以其“蓝脑门儿、粉肚皮儿、黑上背儿、膀大翅长、叫声亮、寿命长”享誉京城,而为明清时的大内宠物。产地一度为高度机密,密不外宣,据说只有京城“份房”(由宫廷设置的、专为大内和王公大臣们玩乐而繁殖、饲养鸣虫的机构)的总管李四爷和其徒“蝈蝈寇家”专门负责采购。直到清末和民国时期,葫芦峪的蝈蝈才流入北京和天津的市井。朱邵存说,解放前,很多村民在每年六七月间挑担步行去北京花市、官园、龙潭湖一带卖,一声“葫芦峪铁蝈蝈”,便被抢购一空。可以说,东葫芦峪的一只铁蝈蝈,写下了三百年的传奇,也让这个小山村成为了几代老北京人永远的记忆!

苏州南环桥市场:春节过后 菜价普遍走低 猪肉价格平稳 山西临汾尧都区贾得乡进行农业生产安全大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