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走廊”面面观之民族与宗教 发布时间:10-13 01:00分类:农村文化 “陇西走廊”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历史地理概念,距今已经有20多年了,作者根据在陇西走廊中的长期田野调查所得资料,对费老提出的“陇西走廊”的概念进行回应,概括出陇西走廊的概念和内涵,并对“陇西走廊”中的民族与宗教情况进行论述。 陇西走廊中民族成分复杂,古代活跃在陇西走廊中的氐羌民族最终融入到其他民族中,近代则不再见诸史册,但是在现今各民族特别是藏族身上还能看到氐羌民族的影子,这充分体现了氐羌民族的旺盛生命力。现在陇西走廊中的民族主要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外来移民与土著民族通婚后繁衍生息下来的,各民族构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呈现出包容性特点。由于各民族信仰宗教的不同,陇西走廊中的宗教格局也表现出交错分布的特点。 现在在陇西走廊中活动的民族除了前文所说的氐人和羌人的后裔外,主要有:汉、藏、回、东乡、撒拉、保安等。 最早进入陇西走廊的汉族人是秦汉时戍边的军民,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迁民于临洮、安故(今甘肃临洮南)、临洮(今甘肃临潭)、氐道(今甘肃礼县西北)、羌道(今甘肃舟曲)等地。汉景帝时,北方研种羌受到匈奴侵袭,在首领留何的带领下归附汉朝,守卫陇西寨,陆续迁徙到狄道(今甘肃临洮),在陇西走廊南部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了外来汉族人口与羌族游牧部落定居融合的人口分布局面。汉武帝时,大批汉族人口军西迁,移民充边。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羌道县,治所在今舟曲县坪定乡。明朝初期,随着明军西征,考虑到“洮岷为陇藩篱,控河湟,引松迭,最称要害。”明太祖朱元璋将大量应天府、安徽凤阳、定远一带的居民迁徙到洮岷一带屯田戍边,舟曲的汉族人口则是明初从山西、陕西等地迁徙而来的军户,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固城三百户”的说法,明朝为了演化当地番族,从陕西岐山迁徙到洮岷、西固一带的“样民”有十七里之多。以上这些军民成为陇西走廊中汉族的主体部分,这一时期也是中原汉族人进入陇西走廊的高峰期。 陇西走廊中的藏族是公元7世纪——9世纪唐王朝与吐蕃王朝争战时吐蕃的军队与当地氐羌土著民族融合后形成的。《岷州志》记载:“杨土司所辖之生番,名曰铁布。铁布以西之番,名曰卓挂。以番语译之,卓挂者,其真种也;铁布者,非真种也。盖汉人有入番赘婚者,又有兵燹时规避差役及犯罪遁入者,故彼族以为非真种也。”主要居住在天祝藏族自治县、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陇南市等地。藏族所操的藏语言属于藏缅语族藏语支,是安多方言。 陇西走廊中的回族的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唐宋时期“乐江湖而不归”的西域人。二是元朝时西域签军、工匠、回回色目人等随军屯戍。三是明清以来的移民。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县等地,分散居住在其他各县,所操语言为汉语西北方言。 东乡族自称“撒尔塔”,是13世纪20年代末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西征时,俘获和征集的中亚、西亚一带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撒尔塔人。他们随蒙古军队驻屯河州东乡地区,后被“编民入社”娶了妻室,繁衍生息。其后他们通过通婚和宗教信仰,逐渐融合了当地的蒙古族、汉族而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东乡族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有语言而无文字,所操的东乡语言属于蒙古语族的蒙古语。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是元代从中亚撒马尔罕东迁过来的,在青海循化定居后,融合其他民族,逐步发展起来的。撒拉族有语言而无文字,所操的撒拉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族的乌古斯语。主要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大河家一带。 陇西走廊中的保安族是以元代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与蒙、藏、回、土等民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而成。保安族主要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保安族有语言而无文字,所操保安语言属于蒙古语族的蒙古语。 陇西走廊中的宗教主要有藏传佛教与伊斯兰教两大宗教。除此之外,还有汉族民间信仰与基督教(新教)。上述藏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汉族民众除主要信仰民间信仰外,也有一部人信仰基督教。王建新教授认为:河西走廊、藏彝走廊和岭南走廊三条走廊中“各有一个跨民族、跨文化传播的主体性宗教,形成外来宗教与地方性社会文化体系融合的基本格局。西北走廊的伊斯兰教,形成与内陆地区各民族社会文化的互动融合;藏彝走廊的藏传佛教,构成与藏东、川西及横断山脉等山地、峡谷地区各民族社会文化的互动融合。”陇西走廊发挥着联系河西走廊与藏彝走廊的中介作用,必然成为河西走廊主体性宗教伊斯兰教与藏彝走廊主体性宗教藏传佛教的分界线,形成了藏传佛教与伊斯兰教的两大宗教文化区。藏传佛教宗教文化区以有“小西藏”之称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中心,伊斯兰教宗教文化区以有“小麦加”之称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中心,汉族民间信仰宗教文化区除了以陇南市、定西市汉族聚居区为中心外,还夹杂在藏传佛教宗教文化区和伊斯兰教宗教文化区中,在这两个宗教文化区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分布格局。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汉族民间信仰作为陇西走廊中的三大主体性宗教,各有中心又相互交错,构成了陇西走廊中的三种宗教文化类型。 总之,明朝将陇西走廊纳入中央政权统辖后,汉人就以军屯的形式大量进入陇西走廊,其中还夹杂着一定数量的回族军民,这些军民所居住的地方均为重要的城镇和关隘,发挥了隔绝番族的作用,又通过分封番族土司来加强对番民的管理,以国家政权的形式强化了陇西走廊中的政治格局,进而影响民族与宗教格局,逐渐形成了以汉、藏、回民族为主体的民族格局,在宗教格局上也相应地表现为民间信仰、藏传佛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并行的特征,形成了三种宗教文化类型,构筑起陇西走廊中的民族宗教景观。 甘肃嘉峪关:打造绿色循环的“雄关模式” 云杉的稠李球果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