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村文化文学见证生命

文学见证生命

发布时间:06-29 00:09分类:农村文化
  鲁焰的《山里的世外桃源》是2015年的新作,这和之前《流蜜的巴扎》可为姊妹篇,记录的是她过往日子里的行走、思想和情感。她将这两本书送我,因为书中关于本土文化的记录和追踪和我自己思考的某些问题相关,我便格外认真地进行了阅读。

  身在新疆,我不能不思考新疆文化表达的问题。最初我是从边地文学互动与交流的角度,希望从中找到新疆文学可资建设的助力,但做着做着,就发现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我们会将看新疆的目光作为自身的定位,却忽 略了这些眼光背后存在的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在长期的烙刻之下已经形成对新疆的系列误读,如西风塞上大漠、胡天荒地烈马,而这里的人们总是那样单纯、热情却又带着那么一些傻气。我们明知道这样的描述只是新疆形象的一个方面,而且带着很深的历史印记,却还是一个劲儿地满足着看者的意图,我们在努力表达着“异域”的风姿,却将自己与世界的距离越隔越远。这样的结果并不是我的初衷。我开始反思。我们在谈到新疆文学的时候,是否过分强调对内地文学的学习,或者说内地文学对新疆文学的影响决定了新疆写作?对此我不否定,但我们的这种“强调”是否有些过分?我们是否缺乏了对“自性”的挖掘?

  于是,我转而开始进行新疆叙述的研究。我发现在新疆的文学世界里存在一股潜流,而这股潜流正在演变成一种潮流,一种主导。那就是对新疆本土文化资源的大肆贩卖,这类写作我将其称为人文地理景观写作。也就是说,这样的写作只能称得上“景观写作”,却距离文学渐行渐远。我们知道,文学作为高浮在意识形态领域上空的一个领域,是有自己独有的世界和期许的。这些景观写作,却显然是带有沉重的附着物的。市场和经济效益、读者的眼球经济,就是其最核心的重物。这些重不重要,答案是肯定的。但这种“贩卖”是否能够代表新疆形象,又是否会将世人眼中的新疆带入另一种想象,另一种“刻板印象”?这是否会离真实的新疆越来越远?

  的确,新疆需要世人的关注,新疆需要世界各地的人们因仰慕新疆、发现新疆而纷至沓来,但新疆更需要从现象的关注进入对内在厚重世界的深入挖掘。我们要告诉大家,新疆一点都不贫瘠,无论物质还是精神、历史还是文化。新疆是中国的宝地。我就是带着这样的思考,不断进入鲁焰的文本世界。鲁焰是带着记者的发现本能去看、去丈量新疆的土地的。这种本能限制她不能脱离土地的实际天马行空。

  我很喜欢她写的《高原的颜色》。里面有这样一段:“当我们抱着一堆石头往回走,爬上并不太高的坡的时候,已是气喘吁吁。停下来,张望四周,草滩青青,上边开满了紫色的小径,此刻静心去看,那种颜色,在青草的映衬下,在耀眼的阳光里,泛着幽幽的色泽,那种美无以言说。可能是身处空气稀薄的高原,生命的成长需要更多力气,而一旦美起来,就会倾其所有,直叫生命疯狂。于是那草色晕染了绿色,于是一直令人眩晕的魅力袭上我们脑际。”她写出了新疆大地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与生命有关,是谓“生命精神”。

  鲁焰写的地方很多,关注的人也很多。在这些人与地方,她总也摆脱不掉一种情绪和思考,即城市到底在丢失什么,这是建立在城与乡之间的深刻反思。鲁焰的思考并不生硬,她有自己的生活感受,这就给坚硬的城市生活加入了诗意的力量,这是在坠落之中的强大力量,它属于人。

  文学见证生命。文学释放智慧。鲁焰最终用她的心与思汇成文化散文中的新疆。

聂振邦:多措并举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 炎夏将至 屋顶花园咋防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