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村文化听得秋声忆故乡

听得秋声忆故乡

发布时间:12-04 00:21分类:农村文化

  我的老家在岳麓区雨敞坪镇,离城市中心仅六十公里,其实并不遥远,可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由于交通闭塞,人们要想上一趟省城,简直是件天方夜谭的事情,有的上了年纪的爷爷娭毑至今还没有到过长沙,真还不知道外面的精彩世界。

  也许是偏僻的原因,所幸没有跟上大开发的潮流,我的故乡仍然保持着原生态的风貌,郁郁葱葱的山头,弯弯曲曲的溪流,逶迤蛇行的水坝,错落有致的稻田,朝暮袅袅升起的炊烟,祥和静谧,如诗如画。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我的祖祖辈辈世居在这里,固守着农耕文化的伦理传统,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自食其力地过着简单朴实的生活,家族中谁也没有什么更高的奢望。新中国诞生前夕,我的父亲经人介绍来到长沙,参与迎接长沙和平解放工作,便留在了长沙从事钢铁生产,把那种翻身当家作主的激情,全部倾注在他所热爱的工作上,后来便有了我的兄弟姊妹,其乐融融地过着城里人生活。但好景不长,父亲响应当时的号召,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主动将家人送回老家,那时我还没有发蒙,却成了第一代“上山下乡少年”。

  不经意之间,我成了地地道道的乡里伢子,经历了那段多灾多难、迷茫的时代。长身体的时候,赶上了吃“公共食堂”和三年自然灾害,那饥饿的滋味令人刻骨铭心,时常断炊,是乡亲们患难相助;长知识的时候,时逢学校停课闹革命和勤工俭学,那知识贫乏的尴尬,浪费青春年华,是乡亲们鼓励我挑灯夜读,培养读书的兴趣;尤其是干农活不知所措,既没经验又缺体力,乡亲们手把手教我农活技巧,掌握廿四节与农事的规律。我在故乡待了13年,亲身体会到农民的辛苦,他们无怨无悔耕耘这方土地。计划经济时代,毫不吝啬地给城市提供廉价农副产品,城市建设和城市扩张,使他们成为了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故乡的人民胸怀是那么宽广,心地是那样善良,勤劳节俭,朴实无华,是我的衣食父母,是我受益终身的老师。

  我告别故乡,相继在不同的岗位上历练过,仿佛转眼间就到了“致仕”的年龄,由于已经安家在城市,现在又不具备古人那样“告老还乡”的条件,这倒又让我多了几分惆怅。其实在外工作了几十年,我魂牵梦萦没有离开过故乡,因为那里有我眷恋的亲人,有我眷恋的山水,还有我眷恋的儿时伙伴。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的故乡现在今非昔比,到处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鸡鸭成群谷满仓,枝垂硕果稻飘香,青山掩映黄金屋,足食丰衣奔小康。

  有道是:“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改革开放前,我的故乡属于贫困乡镇,交通不便,教育落后,自然资源不能转化为商品,农民的主要收入是稻谷加稻草。作为外出的游子,不能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望家乡的变化,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家乡的建设,我选择了后者。治贫先治愚,家庭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改造学校的基础设施,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要想富先修路,只有公路通,百业方可俱兴。教育、修路靠的是财力支撑,在地方政府和村民自筹的基础上,我奔走呼吁有关主管部门,争取领导的理解支持,也策划参与家乡籍外地知名人士募捐,多方筹措缓解资金缺口。为了家乡发展致富,我会力所能及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为家乡建设出谋献计,当然更多时候是和乡亲们谈自强不息谋发财的理念,脚踏实地面向未来。

  故乡情结深沉,是根系故土的缘故。我虽然有了一把年纪,关心家乡变化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弱,心无闲事时更加浓厚,寄语家乡要抓住新一轮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挖掘本土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传统资源,着力打造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让身心疲惫的城里人能在这里享受一份诗意的安宁。

  “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我离不开故乡,便握住手中的笔,让文字变得更富有灵性,字里行间,表达不尽浓浓的故乡情。

早春杨树严防草履蚧 新技术亩产1600多斤 甘肃秋粮产量预计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