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实事谋幸福丨活跃在乡村里的“筷子团队” 发布时间:12-28 17:16分类:农村文化 在疏勒县阿拉力乡帕其乔喀村,活跃着一支“筷子团队”。由于他们的到来,这个村子各种活动热火朝天,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百姓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帕其乔喀,维吾尔语意为“半根筷子”。今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驻该村工作队艰苦奋斗,集思广益,开拓各种途径,千方百计为村民办实事,谋幸福,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们是“筷子团队”。 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11月24日,村里的贫困户艾则孜·希热力家热闹非凡,驻村工作队来到他家,带来了米、面、清油,嘘寒问暖,收拾院落,忙得不亦乐乎。艾则孜家有8口人,是村里的贫困户。驻村工作队来后,艾则孜成了工作队的对口扶贫户。 工作队经常到艾则孜家“串门”,帮忙打扫卫生,逢年过节带来一些慰问品,想办法帮助他家脱贫致富。艾则孜家的小院一天天在变,有了小菜地、花池子、棚圈、鸡舍,院墙也粉饰一新。羊多了,尼雅黑鸡养起来了,庭院经济有了起色。 记者了解到,这是驻村工作队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工作队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该村贫困群众和残疾人较多。为了帮助村民治疗疾病、发展庭院经济、改善生活,工作队积极与自治区、喀什地区和疏勒县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村级阵地建设、村组道路建设、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庭院经济建设等20多个项目陆续启动,资金累计达1260万元,为该村精准扶贫打下坚实基础。 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一个温暖人心的行动在该村开展:124户贫困户都拿到了一份保险——“贫困人员小额人身保险”,5名困难群众还得到了救助基金。 村民布合力其汗·阿卜杜如苏力是残疾人,一个孩子正在上大学,家里经济条件困难。驻村工作队得知后,积极协调新疆丝路妇女儿童救助基金会,为布合力其汗一家争取到了1.2万元助学基金,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三年学业。布合力其汗激动地说:“非常感谢驻村工作队,我一定会把孩子教育好,让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驻村工作队还为172户村民免费发放鸡苗3500只,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新路径。 村民阿巴拜克热·吾布力家里有7口人,不到6亩地,种麦子、玉米和棉花,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他向驻村干部表示:“我会用心饲养20只小鸡,争取来年卖个好价钱。如果效益好,我还想扩大养殖规模。” 为了让村民更好地掌握养鸡技术,提高鸡苗成活率,驻村工作队邀请乡畜牧站技术人员为村民讲解饲养鸡苗的各种技术。同时,驻村工作队还与鸡苗销售点联系,建立销售渠道,为村民增收提供切实保障。 驻村以来,工作队急村民所急,想村民所想,在摸查实情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村民转变观念,通过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引导村民外出务工,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展庭院经济建设等途径,帮助村民多元化增收。截至目前,驻村工作队帮助该村建立150亩优质苹果种植示范基地、2亩花生培育种植示范基地;为贫困户发放200只扶贫羊、13头扶贫牛;选送52名青年参加美容美发、服装加工、砌筑工等培训;在50户贫困户家中进行庭院经济建设示范,40户贫困户家中进行棚圈建设;以致富能手为骨干,建成杏子烘干房。 目前,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已经逐渐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驻村工作队队长张晓宁说:“这些帮扶项目代表着一份诚挚的爱心,来之不易。我们由此引导全体村民要心怀感恩,自强不息,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使日子越过越好。今年,我们村将超额完成脱贫任务。” 让村级阵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帕其乔喀村是贫困村,基础弱,欠账多,村干部办事有时个人说了算,政务公开不完善。驻村工作队深入调研,找短板,强机制,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为了提升村两委班子能力,工作队从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入手,抓组织建设。政治坚定、素质较高的22岁的吾布力和37岁的茹仙古丽进入村两委班子,为班子注入了新鲜血液,提升了班子整体工作能力。工作队建立帕其乔喀村大联动机制,整合县、乡、驻村工作队资源,把村两委班子推向前台。每周召开形势研判会,落实“三会一课”、村民大会制度,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一对一结对帮扶,并且通过“两学一做”,教会了基层干部工作方法。同时,引导村里的党员干部发展庭院经济,做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如今,村委会办公室、文化室、村民大舞台被修整一新,“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步行道和文化墙五彩缤纷,整个村子洋溢着活力与朝气。 驻村工作队“搭台”,村两委出彩,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让先进文化滋润村民的心田 走进帕其乔喀村,小胡杨艺术团、刀郎艺术团、爱家阳光课堂、乡村大舞台、村史馆……令记者目不暇接。 在村里举办诗歌大赛可能是个稀奇事,但对于帕其乔喀村的村民来说,这是他们筹备多日向祖国献礼的重要活动。国庆节前夕,“祖国在我心中——首届乡村诗歌大赛”如期举行。无需华丽的舞台,一只话筒,一个文件夹,通俗的语言,便能引起台下村民的强烈共鸣。《感恩党》《祖国情》《致敬母亲》《求知的心》,一首首村民们原创的诗歌,表达着对党的感恩,对祖国的热爱。 村里的篮球场上挤满了观看乡村诗歌大赛的村民。选手们一个个走上舞台,声情并茂、充满感情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民们为每个人的精彩朗诵欢呼、鼓掌。 诗歌大赛的参赛选手、老党员吐古丽·斯拉音拿着写有诗歌的笔记本说:“我见证了村里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党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又有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所以我经常写诗歌。我要用诗歌告诉大家,要感谢党的好政策,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一起努力把村子建设得更美好!” 工作队驻村以来,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结合各种节日举办接地气、草根化、寓教于乐的各类文化活动:既有每周一升国旗后的主题宣讲,也有驻村工作队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一对一的宣讲;既有文艺演出活动,也有知识竞赛、双语竞赛;既有针对青年、团员的座谈、讲座,也有针对孩子们的“周末小课堂”……点点滴滴的工作和努力改变着村民的思想意识,也滋润着村民的心田。 这支“筷子团队”充满活力也充满干劲,与乡村百姓心贴心,手挽手,将希望的种子撒向广阔的田野。 四川兴文:加大经营培训力度 保障种子质量安全 渝黄2号 (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