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品人文山水 享休闲生活
科教文化名区沙坪坝,是重庆旅游业最早萌发的地区和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挖掘优势资源,传承历史文脉,通过万达文旅城、歌乐山国际慢城等重大项目的大手笔支撑,沙坪坝区将以“旅游+”的方式,打造重庆都市旅游经济强区和全国知名的人文山水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
大思路
——“旅游+”实现融合发展
抗战中国的文化中心,直辖重庆的科教高地——一位业内专家曾这样描述沙坪坝。
作为我市旅游业最早萌发的地区和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沙坪坝区旅游资源丰富,以磁器口古镇和歌乐山烈士陵园为代表的传统旅游产品在全市已形成不可替代的品牌。而融汇国际温泉城、西部大学城、乡村旅游景区等新的旅游业态,也在近年取得蓬勃发展。
如何保持既有优势的生命力?如何让新的品牌更具活力?面对旅游市场的竞争与机遇,沙坪坝区以“旅游+”的方式,提出了融合发展路径。
在沙坪坝区委区政府的引领下,那些对于发展旅游业来说还是闲置着的资源就可以被充分利用、有效整合,发展旅游业的潜在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切实转化,真正形成发展旅游的依托和动力。
为此,沙坪坝区逐步建立了旅游综合协调发展体制,实现了旅游产业发展从总体策划到项目规划、从项目引进到建设推进,从宣传推广到市场监管的全区“一盘棋”。
同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全域化。比如磁器口沙磁大道、沙磁大桥建成通车;歌乐山烈歌路,中梁镇北金路完成油化改造等。
此外,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也逐步得以建立。例如在文旅融合方面,成立了区文化委员会统筹管理。提出“文化之旅沙坪坝”的形象口号,提炼出六大旅游文化品牌;在农旅融合中,以打造乡村旅游休闲基地为抓手,建成各类现代农业休闲产业园区33个,特色农业基地10个,休闲渔业基地10个……
据介绍,通过全区域布局、全要素构建、全产业融合、全景观打造、全社会参与,借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商旅融合、教旅融合、医旅融合,沙坪坝区将着力打造成为重庆都市旅游经济强区和全国知名的人文山水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
大手笔
——重大项目“强支撑”
到2020年,全区接待游客达到3500万人次,旅游收入20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这是沙坪坝区提出的旅游产业发展的预期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大手笔的项目带动无疑是重要的载体和支撑。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高、带动力大、辐射面广、经济乘数效应高的综合性产业,而旅游项目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根基,承接左右,渗透各方。”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建设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命脉,对拉动旅游经济健康增长,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月14日,备受关注的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正式宣告落地沙坪坝。作为万达在全国投资落地的第12个大型文旅项目,重庆万达文旅城拟投资500亿元,建设全天候室内项目的万达茂、具有独特中国文化特点的室外主题公园、结合巴渝文化独创的世界级舞台秀、五星级酒店群、国际著名演艺酒吧街等,打造成一座集文化、旅游、休闲、商业和生活于一体的城市旅游中心。
未来,这一大型文旅平台将有望成为我市文化旅游的又一张新名片。预计年接待2000万人次左右,年收入50亿元以上。
万达文旅城的大手笔,在沙坪坝区并非个案。就在2015年岁末,沙坪坝区在全市率先提出“慢城”概念,依托歌乐山、中梁镇原生态的田园风光,建设“歌乐山国际慢城”。
“歌乐山国际慢城”将以中梁镇37平方公里为核心,以建设“慢文化”为切入点,培育沙坪坝中部休闲农业观光带,在保留原生态农村风貌的基础上,培育一批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的农家乐,深度挖掘农耕文化,在鸟语花香的山地之间,为市民建设一个“慢生活”的桃源世界。
目前,“歌乐山国际慢城”的相关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比如七彩祥耘开心农场、荷塘悦色、古茂蓝莓谷、桑醍蓝莓园等8个农业产业基地提档升级工程初见成效;完成了4条上山道路改造;“慢游节”主会场正抓紧建设……可以预见,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落地,“歌乐山国际慢城”将为市民开启一种全新的悠闲慢生活。
依托传统优势打造的沙磁文化产业园,也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大手笔。目前,在严格保护磁器口古镇核心区的基础上,沙坪坝区正在积极创建红岩5A级景区,拓展实施S1938国际创客港、国富·沙磁文化广场、磁器口“巴渝老街”、磁器口特钢文创项目、沙磁·王牌文化综艺制作基地、磁器口民俗博物馆等文化产业项目。未来的沙磁文化产业园,定位为“国家级品牌、重庆市名片、沙坪坝窗口”,创建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