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村文化打造新农村综合体示范镇

打造新农村综合体示范镇

发布时间:01-26 17:49分类:农村文化

  在桤泉镇,昔日的“空壳村”正蜕变为农业特色产业村;科技服务田间地头,消除了最后一公里的“断头路”;农业专业化合作社连接着农户和市场,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渠道……一个新型城乡形态,正改变着桤泉镇的面貌。

  今年以来,崇州市桤泉镇党委、政府立足纯农地区实际,认真贯彻省委、市委要求,着力破解改革难题,更加贴近基层需求,回应党员关切,顺应群众期盼。桤泉镇提出,按照城乡制度统筹、城乡产业统筹、城乡建设统筹、城乡主体统筹“四个统筹”的新要求,开拓性进取、变革性探索、创造性实践,努力把桤泉镇打造成为“新农村综合体示范镇”。

  突出一个核心

  ——继续深化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不断增强农民的市场主体意识

  在桤泉镇群安村,业主郭宗明的红提园果实累累。2010年,郭宗明在桤泉镇流转了120亩土地,用于种植无公害红提。去年,他获得100多万元收入。今年,郭宗明估算,收入可达200多万元。

  随着土地规模经营面积不断扩大,桤泉镇认为,土地规模经营不能只是量的叠加,而必须在生产经营方式方面有质的改变,从而进一步强化农户与土地的利益联结机制。

  近年来,桤泉镇积极探索以土地股份合作为主的经营方式,以“文井源”综合性农产品公共品牌服务、农业“专家大院”科技服务、“农业服务超市”社会化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四大服务体系为支撑的“1+4”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如今,“1+4”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已在崇州全市深入推广。

  今年以来,桤泉镇提出,进一步完善深化“1+4”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继续深化制度创新,不断增强农民市场主体意识。

  着力构建“三个体系”:

  ——科学理清政府、市场、群众和集体组织的职能职责和权利义务,彻底扫清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制度性阻碍,建立完善职能清晰、权责明确、运行规范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

  ——充分激活市场潜能和群众主体作用发挥,构建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为基础、以产权要素流动为纽带、以共创共赢为目标的市场收益分配体系。

  ——深度挖掘农村产权要素潜能,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提升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产权合作经营、资源整合、参股合作、集团运作等要素多元运作体系。

  抓好一个融合

  ——纵深推动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打造产业倍增新桤泉

  在桤泉镇的农业发展规划里,一个个项目“含金量”更高:

  以“川农大高端农业研发基地”为平台,占领现代农业研发高地,把桤泉镇打造成为影响西部的“科技集散中心”。

  以建立“溯源农业基地”为新的突破口,构建桤泉造农产品现代数字商务平台,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实力。

  启动“果蔬动漫休闲度假区”项目建设和“农博文化基地”建设,实现业态与文态相融发展。

  ……

  近年来,桤泉镇围绕农业“本底”,大力实施“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培育专业组织等举措,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做实现代农业骨干产业,都市现代农业格局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桤泉镇党委、政府分析提出,该镇产业已经处于内部提升与外延拓展并举的关键时期,今后将重点实施三大工程:

  ——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程。加快推进产业向高端融合发展。依托川农大高端农业科技研发基地项目,力争在2014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实施大加工带大基地工程。通过加大产业关联度大、科技成长性强的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和扶持培育力度,加快建成区域性带动强、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产品加工区。

  ——实施“三千”产业提质增效工程。进一步夯实红提、荷花、金银花“三千产业”本底,力争在2013年建成健康骑游观光休闲度假功能区。

  巩固一个根本

  ——保持农业本底和农村特质,打造生态宜人新桤泉

  过去的桤泉镇,人们常常用三句话概括:场镇一条街,入镇一条路,产业一个调(粮油加生猪),是一个典型的落后纯农业乡镇。

  近年来,桤泉镇充分结合林盘保护、生态观光农业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现在,该镇城镇面积已由2009年的0.9平方公里扩展到1.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2%。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逐步完善,养老院、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集中收集点等迅速建成,道路实现了“村村通”,公共服务基本实现“社区化”、“一站式”。

  今年以来,桤泉镇提出,按照场镇建设与产业配套的基本思路,围绕成都市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总体定位,以土地综合整理为统揽,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按照“产城一体”的思路推动“产业新镇”建设。

  该镇提出,实行三类建设,打造一批功能、形态各具特色的新村聚落。

  ——依托土地综合整理,实施“新村建设”,再建一批既具有农村乡土特色、川西民居美感、生态田园风光,又符合现代居住习惯、配套功能完善的农村新型社区。

  ——依托川西林盘保护性改造,实施“旧村提升建设”,再造一批文旅互动、宜居宜业的川西林盘典范村落,提升村庄旅游服务功能。

  ——依托场镇改造开发,实施“综合体建设”,用3-5年左右的时间,将桤泉场镇打造成能聚集3万人的城镇综合体。

  坚持一个不变

  ——确保群众主体地位不动摇,打造群众满意新桤泉

  今年5月,桤泉镇全体镇干部深入对口联系群众家庭,发放《林盘文明公约》和《群众明白册》,为群众耐心讲解卫生习惯常识、文明习惯常识、健康生活常识等。

  “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引导群众形成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家园自己爱的新观念、新思想,崇尚文明科学健康卫生的生活生产方式。”桤泉镇党委书记王成龙介绍。

  近年来,桤泉镇着眼破解新型社区“农民变市民”难题,在新建社区探索了“组织一体、服务一体、管理一体”的大社区管理新模式,有效推进了聚居后“农民变市民”从形式上转变到本质上转变的新跨越。

  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同步转变,需要不断增强城乡群众的主体意识。今年以来,桤泉镇提出,以农民集中居住区管理水平提升为切入点,畅通三个渠道,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畅通“服务渠道”,继续优化镇村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试行网上政务、小区政务代办、政务服务上门等多元服务形式,建立“十五分钟”村级公共服务圈。

  ——畅通“议事渠道”。进一步拓展形式多样的沟通协调平台,方便群众主体意识诉求和表达,确保群众能议事、议成事。

  ——畅通“培训渠道”。通过政府和服务企业出资购买的方式,开展多元技能培训,大力推动农民向产业工人、创业者和企业家转变。

村卫生室药品“零差价”看病药费纳入“新农合” 怎样制作五香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