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村文化彭水:贫困户廖帮彬捡种撂荒摘掉“穷帽”

彭水:贫困户廖帮彬捡种撂荒摘掉“穷帽”

发布时间:02-04 01:08分类:农村文化

  华龙网讯(通讯员 周青松)7月24日,火红的太阳刚爬上山头,彭水自治县石柳乡乔竹村村民廖帮彬和妻子便早早来到地里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如今,廖帮彬靠自己的双手,成功摘掉了“穷帽”。

  抢种200亩“撂荒地”

  2013年以前,廖帮彬一直在外务工。

  “由于没有技术,我只能做小工,每天工资100多元,一个月能出15天工,每人每月收入不到2000元。”廖帮彬告诉笔者,因妻子有病,两个孩子又在上学,当时家里特别困难。

  因为妻子因病要做手术,廖帮彬在外奔波10多年后,只有回到了老家。

  回村后,廖帮彬每天耕作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地里的粮食除了自己吃,一年到头也余不下多少,更别说脱贫。”廖帮彬说,由于没有资金,夫妻俩只能过着“种啥吃啥、没粮挨饿”的日子。

  因其一家被认定为贫困户,当地村干部一直都对其照顾。廖帮彬告诉笔者,村支书建议,村里荒地这么多,让他开荒搞种植,勤劳致富。村民委主任廖帮明作为村里指定的帮扶责任人,为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扶。

  据了解,这片撂荒地地处海拔1200米的高山,地多人少,农民传统的经营方式从土地上的收益也有限,外出打工的村民逐年增多,留下来的村民都挑离家近、土地平坦的地种庄稼。再加上基础设施落后,造成耕地自然撂荒。

  2014年3月开始,每天早上6点不到,廖帮彬夫妻俩就着手开垦村里的荒地,晚上10点过夫妻俩在地里弯腰劳作的身影。“他们夫妻俩确实吃得苦,硬生生地开垦出200余亩荒地。”乔竹村村党支部书记蔡胜家告诉笔者。

  土地套种收益好

  开荒只是第一步,发展产业才是脱贫的硬道理。第一年在撂荒地上种植了玉米,廖帮彬在家乡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因为撂荒地初次耕种,投入较大,2014年只种了玉米,效益不是很好。”廖帮彬告诉笔者,去年他把这片地改种成了烤烟,有了一些收益。

  因为是坡地的原因,确实不利于耕作。

  去年,在农业专家的建议下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廖帮彬试种核桃。“村里引入了一家林业种植公司,公司免费送育苗,还回收产品,资金和销路都不用愁。”廖帮彬告诉笔者,今年初,定植成功后,他还在林下种植了黄豆。

  据了解,这片核桃林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林下已不适应种植高杆作物,黄豆作为低杆作物,适合核桃林下种植,而黄豆生产主要施用有机肥,加上黄豆根部有一种根瘤菌,是上好的肥料,黄豆除可以在成长过程中自我营养外还能够营养他者,在核林下间套种黄豆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核桃树生长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很好的作用。

  核桃产业是我县在新时期扶贫攻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黄豆作为杂粮产业的首选产业与核桃树“共生”,两项产业一同发展,双丰效果好,成为全县林下经济的又一种模式,具有较高的研究前景和推广价值。

  “目前,核桃和黄豆长势都良好。”廖帮彬说,因为其产值已经远远超过了贫困线,他已顺利脱贫。他相信,只要勤劳就不会返贫,今后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蚯蚓或蚓粪喂鱼效果好 尽快建立耕地质量补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