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一条乡村公路帮助72户贫困户走上脱贫之路
9月23日,36岁的聂德正在屋前的平地上,扩建野鸡养殖场,准备将养殖规模扩大至3000多只。屋子右方,已建成的养殖场里,野鸡们正“咯咯”地啄食。
“若不是村前公路扩宽硬化了,我是不会也不敢扩大养殖规模的。”聂德说。
聂德家所在的打泉村位于忠县白石镇西部,整村海拔约1000米,一座座大山阻隔了打泉村与外界的联系。全村729户,其中72户贫困户,打泉村也因此成为县级贫困村。
聂德是打泉村三组村民,曾在上海打工。2008年返乡,2013年开始养野鸡,办起了忠县泉林野鸡养殖场。
“以前的村道只有3.5米宽,且是土路。”打泉村村支书成云介绍,路窄、弯急、坡陡,特别是春节期间,村里经常出现堵车数公里的现象。
“我们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希望村公路能硬化、拓宽。”聂德说,当初因为路窄,出栏的鸡都是靠自己骑摩托车运到16公里外的白石镇售卖,一辆摩托车一次只能运十多只,通常一天最多运两次。因为交通不便,很多外地客户放弃了采购。
2013年,因运不出去而“拥挤”在鸡舍,大量野鸡生病、死亡,聂德一下子返贫。
去年,忠县交委等部门经调研,决定将打泉村这条长23.2公里的村道,拓宽至5.5米,并进行硬化。
听到这个消息,聂德去年将野鸡养殖规模扩大到近2000只。当年,他的收入达到10万元,也因此脱了贫。
因为这条路受益的还有打泉村重庆茗兰茶叶公司。
公司老板杨晓兰称,以前卖茶,都是用背篼将茶叶背到镇上,再通过邮政快递寄出去。现在村里路拓宽了,在村里就可发快递,客户收货时间由以前的一个星期缩短到2-3天。
“打泉村公路改造项目开始实施后,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更高了。”白石镇政府相关人士介绍,去年以来,该村种植茶叶1500亩,楠竹1000余亩,红豆杉1000余亩,建李子园一个800亩,特色采摘园一个300亩……目前,村里已初步形成以茶叶、楠竹、野鸡为主导产业,以西瓜、野山椒等为辅的产业格局。
“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快速提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了充分就业。”成云称,农民除了可以得到土地流转费外,还可以在茶园、李子园等地打工。如摘茶叶,一天可收入七八十元。
据介绍,今年打泉村72户贫困户有望全部脱贫,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可达10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