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村文化文冠树下话文冠

文冠树下话文冠

发布时间:07-07 00:10分类:农村文化

  从靖远到平川30公里路程,从平川到靖远30公里路程,这段路,至我38岁时,整整跑了19年。至今,偶尔还在行走其间。

  闲暇时,我喜欢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多少年来一直如此,且暮年的志向是“致力于乡邦研究”,有几篇豆腐块见诸报刊。

  写下这些文字的目的,只是想要表达,自认为对平川到靖远这段路程环境的熟悉。然而,自然却是那样的神秘莫测,令我诧异无比,正如大家晒出“千年文冠树”时,我却一头雾水,再一次显示了我的狂妄自大和孤陋寡闻。

  为改变现状,决定亲自参观。一天,自白银驱车,途经靖远,接上父母,再奔东湾砂梁乃家台子,目睹文冠树风采。

  沿着曲曲折折的乡间小道前行,初始“青山郭外斜,绿树村边合”,一派江南风光。渐行渐远时,群山环抱,寂寥少人,不见外景,疑为荒蛮。若非他人介绍,真不敢相信此行的正确。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复前行,忽见一小村落,佳木秀而繁阴,泉水清而甘洌,真正的世外桃源乃家台子到了。

  记忆中东湾砂梁是一个古老的村子,属河谷滩地,土壤肥沃,人口众多,住户多聚集黄河两岸,而乃家台子却远离繁华街道,藏于避风向阳处,颇为隐蔽——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会相信,在偏僻之隅,会隐藏千年瑰宝,留存古老奇迹!

  这里有两棵蓊郁苍虬的文冠树。较大者据说千年以上,经有关专家验证,为全国之最。老远望去,但见主杆树茎粗短,三人难以合抱。稍上分三叉,均枝节粗壮,叶茂花繁,各自呈态,好似三条飞龙,曲身向上,十分壮观。再一看,三枝又融为一体,让树木高大挺拔,甚是雄伟。而另一株少说也有五百年,同样舒枝展叶,伟岸挺拔,一树花絮,风姿绰约。

  时值春末,两株大树和树旁的丛生小树上开满鲜花,淡紫色花蕊衬以浅黄色花边,似为梨花,又如槐花,却张开一个个小喇叭,争相怒放,芳香四溢,直钻鼻孔,沁人心脾。那清新的芬芳,恰似打开一坛陈年佳酿,让游人都沉浸在微醺之中,不饮而自醉。

  据了解,文冠树也称木瓜树,属灌木类,一般丛生,生长极慢,极难成材,而西北更属稀少。或许是基于因为年代久远,或许是源于民间传说,附近村里人把这棵盘根错节、亭亭如盖的文冠树视为神树,平时烧香,倘若谁家有个大灾小难,也会到树下虔心祈祷,诚意祝愿,谋求安康。

  这棵古老而神奇的文冠树,还流传着美丽动听的传说。乃家台子原来不叫此名,而称房家沟,最早为明代靖虏卫首任守备房贵所住。明代后期,乃家祖先自青城迁徙而来,购买土地,定居于此,至今已有八代。乃家子孙对于文冠神树,悉心照料,代代不已,才有今日之景致。

  又一说,清康熙雍正年间,有士兵到此砍材,误伤神树,神树夜晚托梦与乃公相救。天明乃公出门一看,树干竟然在流血,于是敷泥裹体,神树复身康体。

  如此说来,树赖人生,人赖树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得益彰,是为大道。

  乃家沟有圣泉四眼,其中台子上有两眼,水量不大,但长流不息,积聚起来,饮用灌溉也可应付。水质虽略咸,但食用之后,百病不侵,即使冬天生饮,也不碍事。主人家告诉我,这里的水系和百里之外的屈吴山是一脉,均为优质矿泉水,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文冠树正是凭借此水浇灌,千年茂盛,经久不衰。

  和主人的闲谈中,她还告诉我,文冠是国宝级的树种,以前庙宇、宅院里很早就有栽植。文冠果油可用作长明灯燃料。文冠还因名得意,有保佑文官才思敏捷,官运亨通的说法。文冠树又为长寿之树,树龄可达数百年至千年以上,真可谓神树。

  借着这点名气,让父母孩子们在树下拍张照片,也算是沾点神树的灵气吧。但愿老安少怀,各得其所。

  乃家台建有神殿一座,是为乃家祠堂,与古树两项呼应,真有深山藏古寺的味道。迈步登山,见半山腰有一小亭,设计精巧,与山势完美结合。问及修建缘由,主人家告诉我,此地原有庙宇,供奉采花娘娘,后来被拆毁,近年来新建此亭。

  令人诧异的不仅是庙宇,还有土桥。连接亭台与山腰的一条小沟上,筑有一条长墙,不知何时修成,其下开同,宛若城门一般,衬以石块,以供山水流淌。

舞台搭在农村 好戏送给农民 沿岸栖息着168种鸟类 伊犁河更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