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农民留守农村的根本问题
城乡二元格局及由此带来的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曾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而过去数年间,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1000多万人口的成都一直在努力打破这道城乡藩篱。各项公共服务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农民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社会福利。(10月25日新华网)
多年来,人们已习惯用命定论去看待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巨大的发展差距和制度壁垒造成了城乡间流动困难,农村人像看天堂一样看着城市,“做一回城里人”是很多农村人的世代梦想。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可以进城了,但严格的户籍制度又使得他们好梦难圆,他们像候鸟一样徘徊于城乡之间。“三农问题”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农村踯躅在发展的十字街头。进入本世纪,从新农村建设到统筹城乡发展、农村社区建设,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农村发展的新路径。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解决农村问题,必须从两点上着力,一是在城市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二是在农村解决好公共服务问题。前者是“走出去”,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逆的大趋势;后者是“留下来”,这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对于后者,简单一点说就是,中国需要“三农”,城市化不能让农村“空心化”,只要农村还有农民,就应该让他们能“诗意地栖居”,尊严地生活。中国的农村不能失去对人的吸引力,在大量的农民选择进城之际,也得有人选择“留下”,这个“留”不是“留守”的“留”,而是在生活方式上的一种有意义的自愿选择。
如何让一部分农民能自愿选择留在农村?根本的办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按照成都的做法,就是在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险、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方面,农民都能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社会福利。这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试想,在这个新制度下,农民一定不会像从前那样把进城当成关于幸福的唯一的“最优选择”。且以城乡教育均衡化为例,成都在资源配置等关键问题上都重视农村学校的发展,结果造就了一批优质农村中、小学。这一改革意义巨大,近看,它终结了过去要上好学校就往城里跑的局面,降低了农村学生的就学成本;远看,它保住了乡村的思想文化中心,这是农村发展最重要的非物质因素。
在传统社会,农村远离市场,人们对它的印象仅是一种日上南山的“田园气质”,农民没有多少公共服务需求。而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城市与农村的本质差别正在显著缩小,农民不再是“小农”,其生产与生活都被裹挟进现代化的大潮中。时代的变化让农民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与城市趋同的公共服务需求,这可以说是另一种“城市化”。如果不能及时地满足农民的这一需求,他们就会在农村产生的推力和城市产生的拉力共同作用下选择离开农村,最后的结果便是农村的衰落。统计显示,从2005年至2009年,全国平均每年减少7000多个村民委员会,即平均每天有20个行政村正在消失。
由此可见,打破近乎固化的城乡二元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中国的农村就能成为真正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