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村文化幸福的歌儿飞出口——临夏回族宴席曲

幸福的歌儿飞出口——临夏回族宴席曲

发布时间:07-13 23:44分类:农村文化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素有中国的“小麦加”之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回族文化,早已闻名遐迩。“宴席曲”就是其中的精粹之一。生活在这里的回族同胞,每当娶新媳妇时,要唱宴席曲。那些唱把式,一到傍晚就不请自到,随着一声高亢的“我到了东家的大门道,东家装(哈)的没知道”。一拥而入东家院,这时东家可不敢怠慢,赶紧拉凳子,拿茶碗子。唱把式们则毫不客气地坐到围成圆圈的凳子上,呷上一口甜蜜的糖茶,就开始唱宴席曲。回族宴席曲,是临夏回族的传统艺术。回族群众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生活形式,广为流传。

  宴席曲一般有两人合唱,并配以简单的舞蹈,即按“8”字形交叉旋转,叫“打转身”。身穿白茬子皮袄的唱把式,边唱曲、边甩着羊皮袄袖子踏着轻柔的舞步。唱一曲,打一个转身,唱词,曲调与转身配合谐调,唱词真切,曲调悠长,舞蹈质朴,给人一种朴素的美的艺术享受。宴席曲两句为一曲,唱完一曲,座在旁边的两个同伴,紧接着重唱后一句,叫“连二”。“连二”的调子更加悠长,抒发的感情更为真切。宴席曲唱一段落,还要打调,为宴席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打调的形式象快板似的,边唱边朗诵。

  内容主要是赞美东家的好客、富有、新媳妇的漂亮、能干。

  宴席曲有固定的内容和曲调。如《尕老汉》、《十绣》等,也有按调即兴填词的,还有唱民间故事的,如《王歌》、《孟姜女》等等。

  过去的宴席曲,唱的内容尽是对苦难生活的控诉;父母包办婚姻的痛苦;婆婆压制儿媳的罪恶……象《姣姣女》中的“三梭子扁担肉里钻,尖底子尕桶不叫你缓”。曲调低沉、悲凉,如诉如泣,贴切形象地唱出了旧社会年轻妇女痛苦的生活。

  近几年来,临夏回族群众的生活也和其他民族一样好过了,宴席曲的内容也就随之变了。他们唱党的政策的英明,农民生活的幸福,自由婚姻的美满,他们用欢快的曲调在《丰收宴席曲》中唱到:“青禾(呀)大麦(啦)煮美酒,社员们欢庆大丰收(呀),大呀大丰收。”“笑声(呀)随上(个)彩云走呀,幸福的歌儿飞出口呀,飞呀飞出口”。

秸秆氨化饲料制作及使用技术 灵芝子实体嫁接技术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