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一个全景视角 打开一扇映照大门
5月8日,第五届上海新疆作家班的20名学员在上海的学习生活进入第4天。学习之余,新疆作家、授课教师、上海作家都被《新疆经济报》近期推出的系列报告文学《乌鲁木齐社区故事》所吸引,他们从《新疆经济报》的电子版和微信中阅读每一篇报道,并接受记者采访,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感慨。
上海授课老师:
给了我们看乌鲁木齐的全景视角
上海大学教授、中国创意写作中心副主任葛红兵去年到过乌鲁木齐,在这两天为新疆作家授课的间隙,他仔细读了这组系列报告文学。他表示,这组系列报告文学集中展示了乌鲁木齐这几年的变化,展示的过程和民生紧密联系,有一种上情下达的意义,对老百姓(603883,股吧)来说是一种激励。
葛红兵说:“我生活在上海,对乌鲁木齐有个想象,虽然我去过那里,但每次去,只能看到一小片地方,不能全景地看,有些地方只能靠想象到达。就像我生活在上海的一个地方,不能看到上海的全景一样,生活在乌鲁木齐的人,也不能全景地看自己生活的那片土地,这组系列报告文学不仅给了我们这些外地人,更给新疆人看乌鲁木齐提供了一个全景视角,这是非常可贵的。”
在葛红兵看来,这组系列报告文学的意义还在于它不仅改变了外地人对乌鲁木齐的想象,也让他们看到了发生在整个新疆的巨大变化。他说:“我去年到乌鲁木齐时,看到乌鲁木齐的建设和治安超过我们的想象,让我从心里喜欢上了这座城市。看完这组系列报告文学,我对乌鲁木齐更喜欢了。从这组系列报告文学中,可以看出新疆和乌鲁木齐市的各级党委、政府做了很多工作。报社又用这么大的篇幅把这一切呈现出来很不容易。另外,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大的信息量,这对报社来说是很不容易的,毕竟要在很短的时间段里呈现出全景式的报道,这个工作量非常大。虽然我们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但就目前的这些篇章看,做得很好,很全面,我希望这样的报告文学能扩大到全疆,做成一本书甚至一套丛书。”
上海作家:
上海的社区领导希望从中找到经验
自2011年上海作协和新疆作协结对子以来,上海作家徐大隆几乎每年都要来新疆一趟。他说,他每年来新疆都能看到乌鲁木齐的变化,从现代化的高楼林立到贯通城市东西南北的高架桥、从BRT到城际快线……让人深深感到一座现代都市的气魄。
徐大隆感慨地说:“《新疆经济报》推出的《乌鲁木齐社区故事》让我看到,今天的乌鲁木齐不仅是城市外观在变、人民物质生活在变,最主要的是人们的思想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乌鲁木齐市社区干部的忘我付出和各族群众的全力配合,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浇灌着民族团结这朵花儿,每个故事都让人感动。”
从微信上读到这组系列报告文学后,徐大隆特地把所收到的《乌鲁木齐社区故事》全部转发给了他在上海的一个社区领导朋友。他说,上海的社区工作在全国都很有名,但到目前为止,上海还没有这样系统地梳理过社区故事。那天,徐大隆的朋友告诉他,他们正需要这样的经验来做指导,把多年积累的社区工作经验整理出来。
新疆作家:
在上海谈家乡,内心自豪而欣喜
到上海后,新疆的作家一直在上海郊区的一个小镇子里封闭培训。上课之余,他们阅读、聊文学。这几天,看微信上转发的《乌鲁木齐社区故事》成了他们课余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看过这些文字,每个作家都想谈谈自己的感受,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乌鲁木齐时就已经读过陆续发表在《新疆经济报》上的这组系列报告文学,这次通过微信全面系统地看,让他们收获更多,在上海谈家乡的变化,让上海新疆作家班的作家们都很自豪。
乌鲁木齐市文联主席、乌鲁木齐市作家协会主席熊红久表示,《新疆经济报》以系列报告文学的形式呈现了发生在乌鲁木齐社区的感人故事,小中见大,细微中见真情,其所表达出来的力量足以让每一个新疆人震撼。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仅仅几年时间,黑甲山就从一个危房遍地、污水横流的“脏乱差”棚户区,变成了马路干净、高楼林立的现代化社区。让人感慨的是,生活在社区的各族居民的情感也在升华,有主动贡献“熊猫血”的维吾尔族青年、有各民族居住在一起相互帮助的“马家大院”、有真情帮助服刑人员住房拆迁的社区干部……赛马场片区建立了“爱心墙”和“爱心超市”,帮助困难家庭;社区干部竭尽全力解决居民的各种困难,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友善和团结。这些变化都是乌鲁木齐市委贯彻自治区党委提出的“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理念的结果,也是各族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结果,更是全疆干群关系融洽、民族团结的一个缩影。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春梅说,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需要打破固有的疆界,用一种新的眼光看我们生活着的世界。但事实却并不常常如此,比如关于今天的乌鲁木齐、关于今天的新疆。当我们一如既往地遭遇“今天的新疆怎么样”的问题时,我们习惯性地用固化的话语作答:挺好的。但到底怎样“挺好的”其实又笼罩在模糊的想象力里。这种表述的现实或许在思维中也约略如此。然而,《新疆经济报》刊发的《乌鲁木齐社区故事》系列报告文学,以二道桥、赛马场、黑甲山片区等社区居民的真实生活状况,打破了上述的僵化表述和思维,让我们看到,一种融通的、富有力量的文化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生长并日渐成为一种现实。这理应归功于自治区党委2010年以来“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具体战略选择和全方位实践。报纸上所呈现出的变化不仅仅是乌鲁木齐的,它已经在新疆的大地上开花结果。
阿克苏文联《阿克苏文艺》执行主编李雪莉说:“以前我真不知道乌鲁木齐还有黑甲山这样一个地方,短短几年,这里的变化如此之大让人惊叹。我们阿克苏以前也有一个像黑甲山一样的地方,这几年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让我们欣喜,这些都是与党的好政策和民生工程分不开的。”
作家雅楠表示,在这组系列报告文学中,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现代文化在各民族之间架起了的沟通桥梁,不仅让人心相通,也使得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而具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