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的无奈(说说新农村)
拿支农资金去送“人情”、搞“政绩”,难免造成重复建设、低效益建设,让好政策打了折扣,伤了农民的心
秋收一过,家乡的村支书又背起行李,到省里、北京“跑”项目。老支书一肚子苦水:田间机耕路泥泞不堪,大农机开不进,粮食拉不出;河边的石坝垮了,水一大,农田就淹;建不起文化室,村里人除了打牌,就是闲逛……一句话,缺钱缺项目。
这几年,国家对农村投入那么大,为啥你还喊缺钱?老支书直叹气:“咱村里没人呀!”他说,邻村有人在省里,又是整地、又是开发,项目一个接一个;东头村是领导的试点,三年前自来水就都入了户。而自己村除了村村通,十几年没见过其他项目。村里人七嘴八舌,说村干部没本事,逼着他隔三差五出来“跑”项目。
透过老支书的无奈,不免忧从中来。支农惠农,为的是让广大农民受益。如果拿这些钱去送“人情”、搞“政绩”,难免造成重复建设、低效益建设,该得到支持的地方得不到,让好政策打了折扣,伤了农民的心。
到基层调研,常常见到“身兼数职”的项目。比如一块地,第一年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第二年再去,它多了块现代农业基地的牌子,后来又加挂了节水灌溉的牌子……当地干部说,因为是领导试点,这项目,那资金,全往这儿投,打造高标准样板。而大片农田却没项目,灌不上、排不出,只能靠天吃饭。“抓芝麻丢西瓜”,这样拿钱堆出来的样板值吗?
基层纷纷“跑”项目,是因为农村有许多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却和政府项目对不上号。问题出在哪儿?一是支农资金渠道多、使用散,一些“管钱”部门对支农项目审批不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够,“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助长了基层“跑”项目之风。
二是一些地方“项目情结”严重,热衷于做表面文章,谁跑的项目多、资金大,谁就有政绩,就能得到重用和提拔。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甚至不惜请客送礼,贿赂、回扣,滋生了腐败的土壤,诱发基层干部不良作风。
农村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投入。中央不断加大“三农”投入,今年达到1万亿元,再加上地方投入,是个不小的数目。钱该往哪儿花、怎么花,是涉农部门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让每一笔支农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让支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进村入户,重要的是科学规划、严格审批。只有沉下身去,多听听农民心声,才能让支农项目更加科学有效,经得起广大农民群众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