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村文化赵玉良 京南“非遗”保护人

赵玉良 京南“非遗”保护人

发布时间:08-10 01:45分类:农村文化

  赵玉良是和我一个村子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做非遗工作,可以说是命中注定。

  他本来是一个农家孩子,因为爱学习,考上了大兴师范,当上了老师。在当老师的日子里,他不仅喜欢文学创作,写下了大量的诗歌和小说,还对民间传说、历史文化遗产、风物遗存有着极大的兴趣。曾经有一年夏天,利用一个暑假,他和我一起骑着摩托车走遍了我们那个镇的所有村子,收集了将近十万字的民间传说。

  后来他调到了大兴文化馆,开始在文学组工作。2005年,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实到基层,他似乎是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这项工作。于是,伴随着对全区各个村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他接触和了解了很多独具特色的项目,在后来的非遗项目申报和介绍过程中都如数家珍。

  他性格憨厚,与人交往亲切平和,在非遗保护工作过程中,几乎与各镇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都成了朋友。他了解大兴当地的很多民俗,并根据这些生活留存的文化痕迹,加以研究整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成为大兴区民俗文化的领军人物。

  他是大兴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大兴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在大兴区申报非遗项目工作中,每个项目他都前去考察、座谈,对申报内容甚至项目的工艺流程都了然于心,并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提炼出属于这个项目的独有之处。比如在指导“华艺斋”雕版刷印及线装古籍装订技艺的过程中,就发现了“华艺斋”雕版刷印的独到之处。雕版刷印技艺,首先是雕版,其次是刷印,这些在今天已经是老古董了,掌握这方面技艺的人已经很少,是一个急需保护的非遗项目。当年国家领导人出访泰国,作为国礼送出的一套《乾隆版大藏经》就是他们刷印完成的。一套《大藏经》数千卷,装上百书函。华艺斋本次刷印的《大藏经》一共才六套,几乎全是国宝。其次是刷印出来的古籍装订,根据不同的需要,要装订成卷子式、精折式、蝴蝶装、金镶玉和方册本等不同的样式。赵玉良就是从这个角度指导申报非遗项目,一举成功。在他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大兴区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市级项目5个,区级项目21个。

  对于非遗项目的保护,他不仅仅停留在申报上,更重要的是加以保护。比如市级项目太子务武吵子,他就不知多少次去到村里,请专家在音乐上、表演动作上、节目顺序编排上给予指导。还把他所了解的武吵子开场仪式、收尾环节加以改进移植,力图把几个散乱不同的打击演出编排成一套完整的武吵子表演程序,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

  为了普及大兴非遗文化的传播,他主笔完成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写作,全面介绍了大兴区非遗保护的工作,重点介绍了大兴非遗项目,使广大群众对这些文化瑰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赵玉良和大兴文化界的朋友们一起,打开记忆,把已经消失和即将消失的民间工艺进行整理,并以录像的形式记录下脱土坯、盘火炕、纳鞋底、做虎头鞋等手工艺,为未来留下宝贵的资料。 在我们村子边上,有座中华耕织园。本来只是收集了大量的民间耕织器物,在他的指导下,加以整理分类,现在已经对外开放,成为中小学生教育基地和实践基地。

怀宁县建成首个乡村信息服务平台 临泽县鸭暖镇农家书屋成“文化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