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村文化农民作家胡海舟

农民作家胡海舟

发布时间:08-30 02:17分类:农村文化

  “我想,基层农民通过看报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做一个有思想的新农民,才会有新的发展……”

  这是去年6月17日云南日报一条题为“农民也想看省报”文章里的一句话。作者是蒙自市文澜镇新房子村的农民,名叫胡海舟,今年54岁。

  胡海舟作为一名爱学习、爱看报、爱写作的新型农民,去年6月参加了省委相关领导出席的座谈会,写给编辑部的文章发表在云南日报头版头条。胡海舟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更为欣喜的是,他的第二本书又要出版了。

  爱好文学缘于父亲 他的处女作1986年发表于《春风》杂志

  胡海舟出生在江苏省一个农民家庭,未满周岁母亲就离开了人世。母亲的早逝和拮据的生活让胡海舟从小就懂得了坚强。记忆中的童年虽然有些艰难,但至今最让胡海舟感到欣慰的是,父亲是一个爱看书的人,在他的幼小心灵里就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不过,在成长的道路上,命运没有垂青胡海舟,特别是到了青年时代,最想念大学的他,在高考中因差10来分与大学失之交臂。然而,懂事的胡海舟不愿增加家里的经济负担,毅然放弃了补习机会,开始到社会上闯荡。他相信:“人只要努力,上不上大学没关系,在哪里都会有成就。”

  就这样,胡海舟先后到了广州、上海、连云港、镇江等地打工,在打工的日子里无论多苦多累,他始终没有放弃写作。所写稿件渐渐被省级电台和县城广播站采用,微薄的稿费让他备受鼓舞,他开始梦想着自己成为一名作家,1986年,他的处女作发表在《春风》杂志上,这让他感到欣慰。

  致富与笔耕两不误 他撰写的《爱海泛舟》一书2008年出版

  在打工期间,胡海舟经介绍结识蒙自市新房子村的女青年李莲娟,共同的文学爱好让他们走到了一起。1992年胡海舟随爱人李莲娟回到蒙自农村安家落户。当时,胡海舟在困难的条件下,用几块残缺砖头搭起来,上面再铺一块木板,就成了他的写字桌,他白天打工,晚上就在这张特别的桌子上点着煤油灯坚持写作。

  周围邻居得知这个从外地来村里“倒插门”的外地人喜欢写作时,部分村民略带讥讽地嘲笑说:“他没有地,没有技术,光靠爬格子就能生存下去吗?” 胡海舟不管周围的人怎么说,仍旧执著追求他自己的作家梦想。

  辛勤的付出有了收获,2008年,胡海舟的《爱海泛舟》一书正式出版,村民们才对这个异乡人有了几分敬佩。

  谈到胡海舟的笔耕之路,李莲娟有着这样的感言:“我们因共同的文学爱好才走在一起,他的行为我认为已超越了一般农民的境界,他是一个物质可以贫乏,但精神必须富有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我很支持他的写作,我还希望他成为刘浩歌式的作家。”

  做有文化的新型农民 他目前已拥有了3个产销专业合作社

  当一名有文化、有修养的农民,是胡海舟的追求。在他的人生旅途中,他始终用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人生。他做过裁纸工人、当过小饭馆的帮工、卖过水果、养过兔子……

  10年前,胡海舟勤奋劳动、勤奋学习的精神,被一位爱心人士看重,无偿地将20亩无力打理的枇杷园交给他管理,并许果实收益全归他,以此支持胡海舟实现创业梦和文学梦。胡海舟没有辜负这位好心人的期望,他在管理好枇杷园的同时,还养了30多头猪,当年就有6万元的收入。

  如今,胡海舟已拥有“蒙自创富枇杷产销专业合作社”、“蒙自红澜产销专业合作社”、“蒙自桃园乡村文化旅游产销专业合作社”3个专业合作社。并建起了一个能容纳上千只兔子的养兔场。他的新书《田里地里》也将在今年3月初出版。

  实习生  周园

  本报记者  汪继武 文/图

我国粮食安全关键在于保产能 陕西宁强:大山里的“土鸡”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