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与中国文化
“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已有数千年。龙同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族的文化、历史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与敬畏源自远古的图腾信仰,渗透到民族历史发展中的方方面面,在宗教、政治、绘画、文学和民俗节日等方面一脉相承,延续至今。研究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对于进一步了解原始先民的审美意识与心理的变化过程,探究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山有龙岗、龙岭;中国的水有龙江、龙泉。以龙来命名的城镇、村庄、园林、寺观更是数不胜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美好和威力的象征,代表兴盛和发达、吉祥和幸运。因此,人们也把中华文化称为“龙文化”,龙成了中国文化奋发向上的精神象征,也成了中国对外形象的独特象征。
龙是十二生肖之一。《帝王世纪》有云,神农氏母女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故炎帝即神农氏。就历代描绘的龙的形象来看,难以将其比附为自然界的任何一种动物。汉代人认为龙是“九似”之物: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上世纪四十年代闻一多先生《伏羲考》中谈及龙的形象时认为:龙是在蛇的基础上,接受了兽类的四角,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腿,狗的爪,鱼的鳞和项”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综合体。说到底,龙是一种虚构的神物,它的形象是吸收了许多动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组合而成。最重要的是,龙是一种信仰观念,它承载着世世代代人民的祈福、崇拜和敬畏。
关于龙的起源,人们依据文献做过许多探讨,意见纷纭,看法不尽相同。
依据红山文化玉龙和相关玉器的研究认为“猪是龙形象的来源之一”,三星他拉玉龙极具猪的特征,表明龙的起源与原始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依据对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图案的研究,西水坡45号墓中的“所有迹象都可以用天文学观点来加以解释”。中国古人将天域分为东、西、南、北四宫,以动物名为星宿命名,分别为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雀、北宫玄武。纵观以上观点,龙的起源至今仍扑朔迷离,但研究可以表明,龙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反映出中华民族祖先对于生物、天文、气象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包含着中国文化重视自然的科学精神萌芽。
龙在商代形成以后,开始了其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朝代的更迭,人世的沧桑,文明的发展,观念的演变都对龙的形象及其含义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影响。从商代到东西周,由汉代到六朝,以及尔后隋唐、宋、明、清的不断发展演变,龙的形象“走的是一条由多元化向规范化、由宗教化向艺术化发展的道路”。
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变更的各个时期为龙赋予了多种基本神性。
喜水:龙的诸多模糊集合对象,大都是“水物”或“水相”。
好飞:这一神性,使龙很自然地成为帝王、神仙、圣杰的乘御对象。
通天:龙具有沟通天地,做天地间桥梁和信使的能力。
善变:龙可以变动物、变天象、变植物等。
灵异:龙可以显灵示异。
征瑞:龙有征示祥瑞的神性。
示威:龙的性情中,也有凶猛威严、乖张易怒的一面。
这些诸多神性,都反映在民族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龙与宗教,龙与政治,龙与绘画、文学、民俗节日等。
龙与宗教
龙可通天。商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繁荣的鼎盛时期,青铜器的空前发展带来了原始装饰艺术的进步。夏道遵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无不说明了人民思想意识的方向。夏商二代的青铜器一方面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另一方面又符合人民听天由命、尊神宠鬼的心理和思想,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作为其中的控制力量和通天的神兽的主角——龙纹也颇具宗教色彩,此类纹饰给人以恐怖、神秘的感觉。
龙能祈雨。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天气的阴晴旱涝直接控制着农作物的生长,而农作物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命运。因此,“自远古以来,祈雨就是巫术中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古人的观念里,龙是一种能够影响云雨的神兽,于是龙也就成了其与巫术中的主角。
龙神的确立。在中国的传统宗教观念中,龙一直是通天、降雨的神兽,那么它又是怎么样被人格化,出任龙王的呢?究其根源,中国龙王的形成与佛教的传入、道教的附会有关。龙王的产生,在历史上反映了百姓维护生存权利、追求温饱生活的美好愿景,但龙王毕竟还是愚昧与落后的产物,终究要被觉醒的人民所抛弃。
龙与政治
以龙纹为代表的先秦装饰艺术经过西周的统一、春秋战国的纷争,逐渐发展起来。秦代一扫六合的大一统局面,更加促进了龙纹的发展。龙在这个时代仍然有通天神兽的宗教寓意,但其作为吉祥神兽的世俗意义受到人们越来越大的重视,人们希望得到神兽的庇佑。秦汉的龙纹已经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其世俗化的一面,龙在人们心中已经不再是商周时期的恐怖形象。随着君权神授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根深蒂固,天子龙种的说法逐渐拥有了社会基础。“龙是通天神兽,地上的统治者希望自己是天神派来维护人间秩序的天人,即将自己比作是龙的化身,一龙自诩。因此便有了后世的真龙天子一说。”
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统治者仍然利用图腾崇拜的观念来实现其统治,他们向世人宣告自己是龙的化身,替天通知世间。从2世纪起,龙成为帝王和权力的象征,帝王服饰和家具、用具都是带龙形象的图案,龙的形象被统治者所垄断,吃穿住行皆与龙有关。尔后,龙便成为皇权和统一的象征。一是认为龙与帝王特殊的关系,帝王被视为真龙天子,其后代被视为“龙种”。二是龙被视为帝王的象征,有种种禁忌。三是表现在年号上,不少帝王喜用带有“龙”字为年号,有些帝王还喜欢在龙年登基和改换年号。老百姓在这种权利的诱使和胁迫下,只能承认统治者就是龙的再世并接受其统治,并且相信有幸的话自己也可能与龙有某种联系,例如“鲤鱼跃龙门”的典故等。
龙与绘画、文学、民俗节日
龙与绘画。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画龙专家是三国时期东吴的曹不兴,据南朝齐谢赫评价:“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成”。此后,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名作《洛神赋图》中也曾出现龙的形象。不得不提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张僧繇,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画龙专家,他曾在金陵安乐寺中画龙,便有了“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由来。后世历朝历代皆有画龙的高手,其形象千姿百态,龙在中国绘画中的存留一直传承下来。
龙与文学。龙在古人的宗教和政治观念中具有一定的位置,龙纹又是现实生活中极为流行的纹像之一,自然要成为文学家笔下的素材。在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龙的形象主要与周王和诸侯以及祭祀礼制中出现,与人民现实生活相距较远。《楚辞》中诗人则多以神龙自诩,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和远大政治抱负,以及壮志未酬的愤懑。直至后世的《搜神记》、《西游记》、《聊斋志异》等文学作品中,龙的形象逐渐丰富多样起来,龙那雄起威武的外貌、圣灵神异的特性、光怪陆离的身世,都引起了文学家无限的遐想,为中国文学增色不少。
龙与民俗节日。中国的民俗节日中有不少与龙相关的节日,这些节日的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散发着质朴的乡土气息。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也称“灯节”,这天定要进行舞龙灯;农历二月初二为“龙抬头节”,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正是在这一天抬头活动的;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是必不可少的节日活动,等等。龙为中国民俗节日增添了色彩,也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欢乐。
中国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远古人们认为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在几千年浩瀚的历史进程中,龙成了一种文化,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