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剪纸背景与环境 发布时间:10-08 23:27分类:农村文化 方正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北临松花江,三面环山,距哈尔滨市164公里,总面积2969平方公里。境内有60余座连绵起伏的山峰,均属张广才岭余脉;20余条大小河流纵横交错;3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于境内,地貌特征为“八山半水一分半田”。 方正县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地形复杂,故气候变化明显,春季风大雨少,夏季炎热雨多,秋季凉爽霜早,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封冻期达6个月。 根据最新考古发现,汉魏时期方正地域就有人类生活的遗迹。辽金时代,就有女真族部落居住,女真人依靠方正县的自然地貌条件,从事狩猎、采集和农垦。在世代的繁衍生息中,在逐渐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他们也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了民歌、民谣、故事、舞蹈、子弟书等多种艺术形式来丰富生活。据史料记载,他们是方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史祖。从清康熙年间(1668年—1820年)就开始有山东、河北、河南的农民零星流入方正一带垦荒,他们的到来,在带来了中原的农耕技术的同时,也将黄河流域的中土文化风俗带到了方正。但由于地处偏远且交流不便,方正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还是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到1909年建县之前,方正地域仍处在人口稀少且多民族混居、生产力低下的状况下。建县之始,全县只有居民237户,人口1904人。 据《吉林行省档案》记载:“清宣统元年(1909年)三月初三日,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吉林巡抚陈昭常奏请朝廷将吉林旧有之大通县移驻松花江南岸方正泡地方,即改名为方正县,作为吉林省新设之缺。” 自1909年建县至1913年,短短四年间,以大通县(今通河县)满人为主的移民开始大批落户方正,在方正泡北岸建起“白旗四屯”(今松南乡白四屯)、“红旗屯”(今松南乡红旗村)、“蓝旗屯”(今松南乡小蓝屯)。短短四年间人口从不足2000人猛增到32100人。满族人信奉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将天地、山林、江河甚至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动物、植物都视为神灵而进行膜拜。因此,满族人崇拜自然、图腾和祖先的多神的萨满文化,一时间成为方正县的主流文化,构建成方正文化的最初根系。它对以后方正各类文化的出现与发展,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条件下,满族人用纸张、树皮、植物叶、兽皮、鱼皮等材料创作的、以萨满宗教文化为内容的剪纸,成为萨满宗教文化中最为常用的表现形式,成为普及最广的一种技艺。 民国时期至解放前夕,中原人民饱受日本侵略和内战之苦,为求生机,大批的关内移民“闯关东”来东北落户。据统计,到1949年,方正县人口已增至16711户,人口72778人,比建县时增长约40倍。不畏艰险、吃苦耐劳、勇于进取的闯关东先民们,不但把中原地区的农、工、商技艺带入方正县,也把数千年的汉民族多种艺术形式引入到方正县地域,如:民族乐器、曲艺等,特别是剪纸的姊妹艺术——皮影戏也在方正县落户、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剪纸作为妇女们喜闻乐见的技艺,也在母女、姑嫂、邻里之中悄然传承着、发展着。每到喜庆节日,方正妇女都喜欢剪出各种各样的窗花图案来装点气氛。 时至1982年人口普查,方正全县总人口已达195739人。汉族人占总人口的97%,而满、蒙、鲜、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 数十年间,方正县的农、牧、林、矿、商业等各行各业共同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以满族游牧、狩猎、上山采集为主的生活场景已逐渐成为历史的记忆。方正当地的满、蒙、回等民族也在不断涌入的大批汉族闯关东移民潮中,逐渐成为少数民族,并且通过联姻等同化方式,逐渐进入汉化生活。汉文化后来居上,成为方正地域文化的主流,而以满族萨满宗教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同时减弱。解放后,萨满文化逐渐在方正县处于濒危的境地。 近十年来,在党的开放政策下,满族人的萨满宗教文化有所恢复,其文化传统及艺术内涵已成为传统文化挖掘、研究的新热点。 蓝莓修剪的经验启示 甘肃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