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村文化会宫社区农家书屋书香飘

会宫社区农家书屋书香飘

发布时间:08-05 23:27分类:农村文化
  会宫社区农家书屋位于社区居委会为民服务办公楼一楼,建于2012年6月,面积63平方米,分藏书室、读书室和培训室,共藏书2580册、种类1680种,报刊28种,影像制品127种。配有办公桌2张、条桌10张、椅子22把,书橱8个,报架1个、电脑和电视各1台。会宫社区农家书屋被当地居民称为武装头脑的“政治屋”,更新知识的“智慧屋”,增收致富的“小金屋”,交流沟通的“和谐屋”。

  创新管理,农家书屋运行科学化。日常管理规范。按时开放,满足群众借阅需要,开放时间每周在5天、20小时以上。阅读环境良好舒适,始终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室内桌椅等设施分布合理,摆放整齐,图书报刊按照标准陈列。设施维护正常,防火、防洪、防盗等安全措施到位,书屋保护安全。

  制度健全完善。《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借阅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张贴上墙;《借阅登记本》、《出版物登记本》、《征求意见本》三本账册齐全。所有图书信息进行电脑录入存档,打印成册,管理趋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运行机制创新。设置了免费办理借阅卡的温馨提示牌,多视角醒目粘贴了书籍分类标识,定期为居民播放农家书屋内的电子音像制品,经常与读者交流,听取他们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出版物需求的意见。为保证图书不被损毁和丢失,建立了评选“护书小天使”制度,对“护书小天使”给予表彰和奖励,养成爱书的好习惯。采取与友好村农家书屋定期开展互通有无的书籍互换方式,定期交换流通自己没有的书籍,扩大图书流通领域,达到资源共享,发挥出更大作用。

  提升服务,免费开放常态化。根据学生多、读者广和书籍需求量大的特点,为更好地便民服务,会宫社区建立了“一专二活三送”服务机制。

  “一专”,即配有1名专职的文化管理员。针对社区两委干部事务多,为保证农家书屋免费开放常态化,通过公开选聘的管理员大专文化程度,文艺爱好多,知识面广,对人热心。为提高业务水平,管理员积极主动到镇文化站和文广局进行学习和培训,并多次外出参观图书馆,请教管理方面知识。基础条件好,加之刻苦钻研,管理员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连续4年被评为县、镇先进村文化管理员。

  “二活”,即对两类对象在书屋开放时间上,坚持以人为本,灵活设置。根据老师和学生业余时间特点,开放时间安排在在每天早上课前、中午及下午放学后。针对大众,尤其考虑到居民大都白天外出打小工晚饭后才有时间的实际情况,把借阅时间固定为夏季每天20:00-21:00,冬季19:00-20:00,大大方便了群众的读书。

  “三送”,即对活动不便的残疾居民、年龄大的老居民和生产特别忙的种养殖大户及长期外出打工的居民,根据他们的爱好和需求,选择一些书籍,提供上门服务和寄送服务。每年上门服务和寄送服务不下100次。

  文化管理员的优质服务在会宫社区有口皆碑,养殖大户朱永如还为她送上一面感谢锦旗。

  注重实效,效益发挥最大化。会宫社区农家书屋通过“四结合”,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一是与周边学校文艺活动相结合。通过与学校联合开展知识竞赛、读书征文、书谜竞猜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居民和学生的阅读习惯,增长文化知识。二是与农技、人社等部门技能培训相结合。帮助居民学到一定技能,通过报刊杂志及时掌握信息,找到更多致富门路,调动广大居民朋友读书用书、科技致富的热情,把书屋实实在在打造成培养新型居民的“充电”场所。三是与党员教育相结合。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四是与未成年人教育相结合。积极与镇关工委沟通,密切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为他们营造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农家书屋开办以来,共接待读者5687人次,开展读书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36次,举办社区就业培训15次场。农家书屋给会宫社区带来了“五少三好两多”:赌博的少了,信教的少了,酗酒的少了,游手好闲的少了,打打闹闹的少了;治安好了,邻里关系好了,社区面貌好了;学科学用科学的多了,致富的多了。近年来,会宫社区也因此获得了“安徽省先进农家书屋”、“枞阳县平安社区”、“枞阳县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和“会宫镇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国外职业农民培育对我国的启示 曹家河畔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