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未来将同“三农”建立起新型客户关系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三农”问题日益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如何构建一个符合“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综合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成为我国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10年来,通过一系列农金政策的贯彻实施,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村变样了,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自本期起本报将开设“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农村金融这10年”专栏,意在通过展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及对“三农”发展带来的变化,证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农村金融的发展才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银监会将金融推向农村、推向基层的步伐正在加速。
近日,中国银监会在福建泉州全面启动“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银监会分管农村金融的副主席周慕冰在会议现场表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主动了解农村经济发展新趋势,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新变化,下沉服务重心、提升服务能力。
可以说,这是一场需求引导的变革。正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地区对于金融的需求也逐步转向包括存款、贷款、结算、理财、代理等各类多样化的服务,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也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对扩大再生产、消费、教育等结构性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决策者必须正视的问题。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当局,银监会在过去几年不断加大对农村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各类机构、资本进入农村领域。在银监会的推动下,以农信社为代表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积极投入,发挥了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根据银监会披露的信息,目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占银行业的33%,农户贷款余额占银行业的77%,县域机构网点占银行业的60%,尤其是在解决金融机构空白乡镇问题上贡献率高达76%。
面对取得的成绩,银监会亦坦然承认,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环节,不少地区结构性和区域性“贷款难”问题仍然比较普遍。此次实施“三大工程”的目的,就是要使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社区,满足客户需求,同时提高信贷业务的透明度,提升带宽公平性和可得性。
在过去,已经有不少涉农金融机构逐步按照上述要求进村入户提供金融服务。例如,近年来不少地方农信社、村镇银行将自身定位为服务本土、服务区域的金融机构,走出银行柜台,扫街式宣传,推广小额信贷业务。同时,还有不少涉农金融机构推出新的服务方式、支付手段,来解决农村最切实的金融需求。
谈到“三农”领域对金融机构的意义时,周慕冰强调,扩大国内需求的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难点在农民。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通过实施“三大工程”,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提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科学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让广大农村百姓享受更加阳光周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周慕冰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从战略、组织、机制、产品、服务和渠道等方面入手,精耕“三农”市场,通过实施“三大工程”着力构建与“三农”紧密互动、互惠共荣的新型客户关系,要让农民获得贷款更容易,办理业务更便捷,服务费用更优惠,把“三大工程”打造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