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村文化莫让农家书屋成“闲屋”

莫让农家书屋成“闲屋”

发布时间:08-15 16:30分类:农村文化

  记者每每回桃渚老家,总有习惯去村里的农家书屋看看书,起先总有要好的亲戚朋友会一同相随,后来几次,便都没人人影,理由是“书都好旧”!

  同样的事情也在一次采访中“碰巧”遇到了,在白水洋镇一村庄采访,村文书十分热情地邀请去四楼的阅览室看看。先不说阅览室的楼层是否方便,进门后整整齐齐的桌椅、数排的书籍与现场的空无一人形成鲜明反差。“有人来看书吗?”文书满脸的不好意思显然就是答案……

  放眼农村,近年来村庄建设日渐变好,村里也都有意识地建起书屋。美丽乡村不能够缺少文化内涵,书屋、阅览室就能够点亮文化灯盏,充盈美丽乡村的精神世界,这无疑是很好的愿景。但农家书屋的书籍被束之高阁的情景,在一些农村地区较为普遍,不少农家书屋建得很漂亮,可前来看书的人却寥寥无几。记者不得不感叹,农家书屋作用式微,很多就成了“闲屋”。

  农家书屋作为普及知识、丰富文化生活的堡垒,为何不能实至名归?“书不合大家的‘口味',要么是武打、言情之类,或者休闲娱乐类,真正涉及种植、养殖类的书籍十分有限,感觉书刊用途不大。”“书籍就不更新,好多关系我们农村的都是六七十年代的,时代跟不上了啊!”“也是我们没有阅读习惯,村里也没人引导,阅览室钥匙在哪里都不知道”……

  不错,文化惠民工程的扎实推进,书屋既为农民朋友提供了学习实用技术的平台,又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但要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也不得不关注再关注:要管好、用好农家书屋,书籍内容要符合“农味”,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农民通过阅读,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笔者认为,当前抓手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有鉴于此,不妨依据农村群众的实际情况,通过有奖书评等方式,鼓励更多农民参与到阅读中,也可以经常性举办读书会抑或凭借村里退休教师、知识分子等优势开展各类读书分享,在活动中逐渐养成农民阅读习惯;第二则是书籍的选择,要摸准农民“口味”,结合当地产业实际选配书籍,尽可能多购买一些富有“农味”的图书,多些农业科技、法律常识、安全用电、新农村建设等“农字号”书籍,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应适当注入“新元素”,更新一批书籍,内容要新、知识要精,主动迎合群众的需求。还有一点,农家书屋要聘用责任心强的管理员,加强书屋管理,按时开放,提高服务水平,真正让农家书屋成为农民致富的“充电宝”。

  “农家书屋”点亮生活,这肯定是好事。只是,在这样的点燃过程中,我们真的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福建云霄县农业局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这样种蒜 亩产轻松超过两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