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闹元宵习俗介绍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泉州闹元宵是闽南民俗风情的集中展现。
泉州闹元宵缘于泉州花灯。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泉州开始建城,就有上元花灯活动。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河南固始人傅实以威武军节度招讨使从长安带兵入闽镇守泉州,聘紫云黄守恭五世孙女为夫人,隔年元宵节前,黄家送红、白莲花灯一对,预祝早生贵子,从此开泉南上元娘家送灯先河。后傅实移居南安丰州桃源,建唐王宫,元宵节按照长安结灯仪式,与民同乐,往后相沿成俗。
泉州闹元宵以灯为主,有元宵灯会、踩街,以及应节食品元宵丸。很多家庭还在元宵日祭祀祖先,追思祖德。
泉州方言“灯”、“丁”同音,“出灯”就是“出丁”,寓意人丁兴旺。泉州元宵花灯习俗包括挂灯、送灯、观灯(赏灯)、点灯、游灯,古代还有抢灯。元宵前夕,家家户户在厅堂或门口挂花灯。有新嫁女的人家,给亲家送红、白莲花灯和“观音送子灯”。元宵夜,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小孩手提春灯,点上灯火,走街串巷嬉戏“游灯”。点灯时不慎把灯烧了,叫做“出灯”。古时灯亦被抢称为“出灯”。灯会还有猜灯谜活动,猜中者有奖。
泉州元宵踩街古称“妆人”。明《闽书》载:“泉中上元后数日,大赛神像,装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鍧,一国若狂。”明万历《泉州府志》载:“上元内外……装饰神像,穷极珍贝,阅游衢路。”清《温陵岁时记》载:“上元前后夜间,好事者或摘某诗句、某传奇,饰稚小儿童,装扮故事,导以火把鼓吹,爆竹盈耳,游行市上,谓之妆人。”
现在泉州元宵踩街有阵头、花灯、彩车、妆人、南少林武术表演等各种文艺表演项目。此外还有一种小型的踩街队伍,沿大街小巷漫游,叫歌吹漫步。踩街队伍行进中遇到有人放鞭炮欢迎,就要停下表演,以示感谢。
闹元宵是泉州民间一年最重要的民俗节日活动。随着泉州人向外播迁,泉州闹元宵的一些活动形式,在闽南文化圈有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