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村文化寻乌:农家书屋+电商 富脑袋又富口袋

寻乌:农家书屋+电商 富脑袋又富口袋

发布时间:08-29 19:29分类:农村文化
  说到农家书屋,不少人的印象还只是停留在一块牌子一个书柜。不过,这些在寻乌县都已是过去。

  “今日有脐橙订单数量200斤,请还有库存的果农前来联系;今日有快递到,请刘加生、刘永添、汪庆生、刘越胜前来领取;农家书屋新书目录:简明施肥技术手册、小学生英语口语提高速成……”这是3月16日,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赶街文化服务站”电子信息显示屏滚动播放的信息。这个服务站在原有农家书屋的基础上,融入了电商和便民服务功能,使农家书屋再次焕发出生机,为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探寻出一条新路。

  村里最时尚的地方

  眼下,在寻乌县乡村圩镇,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各地的“赶街文化服务站”,外表类似酒吧的造型使之焕发着时尚的气息。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村委会主任刘周元向记者介绍了该村“赶街文化服务站”的配置:一个工作室,充分利用原有的村部农家书屋,将其打造为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文化服务站工作室;一批电脑,在已有电脑基础上,升级配置,提高网速,使之承载电子商务功能,同时打造成能实现电子书籍借阅的现代化农家书屋;一个显示屏,在服务站醒目处安装电子显示屏,用于发布电子商务信息,并打造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身边好人榜”发布的重要载体;一个展示架,利用农家书屋现有的书架,摆放书籍、文化产品、农产品及其他土特产品;一个物流配送站,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村级物流配送站,为村里的农民提供邮件和包裹的代收代发、中转、派送等服务。

  “原来的农家书屋就只有书,说实话近几年借书看的人非常少,因为没人关注,书屋多数时间是锁着的,书也落满灰尘!”刘周元坦言,曾几何时,农家书屋被村民视为鸡肋,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个地方,但不知如何真正发挥其作用。“赶街文化服务站”的设立,立刻就使农家书屋焕发了生机,这里现在不仅是基层文化宣传的有效阵地,更成为便民富民的重要渠道。

  便民增收新渠道

  今年49岁的圳下村村民刘传盛,是圳下村“赶街文化服务站”站长。去年9月份,村里将老村部办公房腾了出来,然后开始添置电脑,一番装修后,“赶街文化服务站”正式成立了。与此同时,恰好在村部开小超市的刘传盛被村里推举为“赶街文化服务站”的首任站长。随后,他来到县城参加了县里统一组织的电商培训。四轮培训下来,刘传盛很快掌握了电脑交易平台的操作方式。

  在“赶街文化服务站”,大型电视和电子信息显示屏并不是摆设。“村里如今的老人和小孩居多,每个显示屏都与电脑主机相连,我在网上的买卖操作,乡亲们都可以在大屏幕上看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说话间,刘传盛接待了同村村民刘德美前来领取快递。刘德美告诉记者,他正好路过服务站,看到门口的电子信息显示屏播放的服务信息上有自己的快递,所以就上门来取了。“以前上网买个东西非常麻烦,得上10多公里外的县城去取件。现在有了赶街文化服务站,它就是村里功能完善的村级物流配送站,为各乡村的农民提供邮件和包裹的代收代发、中转、派送等服务——真正的电子商务一站式服务!”刘德美说。

  “不要小看我这个不足20平方米的服务站,去年仅3个月内就在网上代销脐橙1万多斤。”刘传盛告诉记者,有了服务站,村民将自己的农产品依托服务站平台发布销售,实现了让农特产品逐步走出大山,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网上代买,帮助村民以实惠的价格在网上购买物美价廉的消费品,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利生活。同时,依托服务站电子显示屏,政府政策、文件发布、商品快递通知、代卖的信息等,让村民获取信息更加主动、高效。

  文化阵地真正火起来

  由于电商交易业绩排名较前,去年刘传盛管理的“赶街文化服务站”被评为全县的“最佳业绩服务站”。不过,赶街文化服务站除了电商服务,还承担着基层文化宣传阵地的功能。

  钟贤金是吉潭镇“赶街文化服务站”站长。“我管理的服务站处在圩镇上,由于交通相对更方便,电商交易量并不大。”钟贤金告诉记者,不过,这里的图书借阅情况还不错。《作文很简单》《常见慢性病的个人防护》《家庭急救关键的15分钟》《跟我学做总账会计》……翻开站里的图书借阅表,图书借阅目录、时间、借阅人等记载得满满一大本。“来借书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则是来下载电子图书。”钟贤金告诉记者,赶街文化服务站是在已有农家书屋电脑的基础上,通过升级电脑配置,优化宽带速度,使之借助网络优势,打造成现代化文化服务网点。

  记者注意到,在赶街文化服务站的显示屏上,除了用于电子商务信息的发布,还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身边好人榜”等信息的播放。在这里,除利用现有的书架摆放书籍、文化产品,展示农产品及其他土特产品外,这里更是一个图书角,免费向村民提供书籍报刊阅览,提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资源下载。钟贤金介绍说,去年9月以来,该站的图书借阅量月均增长2倍以上,原来门庭冷落的农家书屋,如今成了服务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

  “文化+电商”试点显成效

  “一开始的时候,村里人都不相信,买东西可以先收货再付钱,等到我把通过网络购买的衣服鞋子放在他们面前,他们才信了。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我在农家书屋的工作站网购日用品,也给他们代卖各种农产品,农家书屋又再次火了起来。”刘传盛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寻乌县已在淘宝、天猫、微信、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共注册大小卖家1000多家,其中参与电商的果农5000余人。

  记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市在安远和寻乌两县开展“文化+电商”试点,进一步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半年多来,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安远县,该县着力建设乡村“文化+电商”服务站,让电商企业更加注重文化创意、文化包装,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吸引力。如该县打造出的“本甄蜂蜜”品牌,不少村民把蜜蜂原生态的生长环境、采蜜过程、制作流程以及传说故事拍成视频,针对情人节、中秋节等不同节气,进行创意包装后在服务站代销,产品供不应求。

  市文广新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文化+电商”推动了互联网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不仅没有影响基层文化站点的功能发挥,反而使村民学习和交流的积极性更高了,促进了农家书屋的发展。同时,“文化+电商”建设,打通了农村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系统解决了农民消费难和销售难的问题,实现工业品(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渠道。

春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葡萄掉粒怎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