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村文化昔日的众生相

昔日的众生相

发布时间:07-13 16:20分类:农村文化

  五行八作,三教九流,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群,从来不被人们重视,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处处离不开他们。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使都市平添了勃勃生机,更加色彩斑澜;在沉寂的街巷中,忽然一声叫卖,立马这里就显得有生气。

  半个世纪前,生产力不发达,物质和文化生活很贫乏,但人们总有这些方面的需求,像打糖锣串胡同,胶鞋底换玩意儿的,以几粒糖豆或者只用泥土捏成的小鸡小狗,就能使孩子们精神和物质上得到很大的满足。走街串巷流浪艺人,用极简单的道具凭自身的技能打开场子,能让围观的都市百姓站上一两个钟头,满足一下精神生活。那时一般是男人出去张罗一家人的生活,女人在家洗衣做饭,看孩子,伺侯老人,不是逢年过节很少到商店和集市上逛逛,因为纷繁的家务已使她们焦头烂额,而走街串巷,挑担摊车的小贩就能把人们的生活所需送到眼前。走窑人,俗称“窑黑子”,过去很少在书中出现,殊不知我们在严冬里所享受的温暖都是这些走窑人冒着生命危险,一个汗珠子摔八瓣儿地从地下深层中用血肉之躯背上来的,而他们这么做也只是为了换些柴米来维系一家老小生活。

  随着现代都市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许多行业被淘汰了,即使延续下来,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而那些早已离我们远去的行业,甚至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但是这些都是我国民俗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赵华川、赵成伟二位先生,用绘画形式生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社会底层的众生相。让读者从一幅幅画面了解那时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虽然只是旧时北京五行八作的一部分。但仅从这一部分也能看出昔日京城大众曾有过的生存状态,对于今天的我们无疑会给一些有益的启迪。

  山货挑子

  早年间,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专门卖生活用品的铺子,俗称“山货铺”,所卖的东西种类很多,有盆、缸、砂锅、鸡毛掸子、肉墩子、炕席、草帘子等东西。卖山货的除去买卖铺子之外,还有走街串巷卖山货的小商贩,俗称“山货挑子”。小商贩用一条扁担挑着货物,前后好像挑着两座小山,货物种类繁杂,什么鸡毛掸子、笊篱、柳条簸箕、笼屉、打水的柳斗、擦菜丝用的擦擦、葫芦水瓢等等,都是老百姓居家过日子所不可缺少的用品。走街串巷做小买卖之人有的靠吆喝,有的用响器,做这种买卖的小贩边走边敲一个葫芦瓢,“梆梆梆”,人们在家里一听到这种声音,就知道是山货挑子过来了,可以出门去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美棉出口周报:签约和装运大幅增长 夏萝卜反季节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