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村文化记忆中的鸡蛋

记忆中的鸡蛋

发布时间:09-11 00:08分类:农村文化
  1955年克山萌芽师范毕业后我报名支援边疆,在嫩江伊拉哈中心小学任教。可能校长看我是师范毕业,缺教师,让我接四组复试班。可够忙活的啦,四个小黑板来回倒动,每堂课我都忙活得一身汗。

  我每晚备完课,独自在宿舍很无聊,就去家访。时间长了,学生家长都把我当亲人,留我共餐,后来竟不让我回家过大年,留校吃“百家饭”。家长们的热情劲儿淡化了我想家的感觉。防火期学校食堂不开火,我行李边上出现了一个大纸箱子,里边还有隔板,一边写着“煮熟的”,一边写着“生的”,一箱鸡蛋装得满满的。年长的李校厨,见我身体弱每晚备课又家访,每天一大早就给我端上一碗鸡蛋汤。

  任教一年后,德都县文教科来调令,我是保送生必须调回原地工作。我怕学生、家长去送站,特意把火车票买在零点后,没料到车站里还是挤满了送我的学生和家长。他们把一袋袋煮熟的鸡蛋往我行囊里塞,很多家长来不及做布袋还挎着鸡蛋筐,我谢绝了没带。

  我登上车梯转身向一个个抹着眼泪,挥动着小手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告别。好多小学生哭喊着:“老师,您别走”、“老师,我们想您”……列车缓缓驱动,我望着车窗外夜幕笼罩下不肯离去的人群,竭力控制的泪水终于还是流了满面。

  一路上我大脑像一部幻灯机,一幕幕闪过我和学生及家长们相处的情景。快到北安站时,列车长领着几个挎着鸡蛋筐的乘务员,对我说:“我受伊拉哈车站家属的委托,替您收下了这些筐鸡蛋,您不用担心没法拿,我已联系北安站帮您。”到站后,站台下的工作人员接过车上递下的鸡蛋筐帮我送到汽车站。那时因为连天下雨,德都县只通马车,一路上前没村后没店,两马车旅客都靠吃学生家长送的鸡蛋充饥。

  耄耋之年,老伴每天都给我煮三个鸡蛋、剥了皮放在我碗里。每当我拿起鸡蛋,脑海里总要浮现出那些鸡蛋箱和鸡蛋筐。离开教育工作岗位整整60年了,从事过电影、美术、摄影、装饰设计、文学创作、特约记者等多个职业,但我最留恋的还是人民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甚至还时常会梦到重回讲台。

  小女儿为了满足我多年的心愿,从大庆开车回来送我去伊拉哈中心校圆了我多年的梦。

  “六十年故地重游,喜见旧校变高楼,桃李芬芳满天下,老夫何须不白头?”

罗马尼亚鱼类消费增多,但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仍然较低 “飞燕”来袭 湛江近1.5万船舶泊港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