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村文化温榆河边长大的李复国

温榆河边长大的李复国

发布时间:09-12 23:44分类:农村文化
如果您经常读书看报,就会记住“苗雨”这个名字,其实“苗雨”是个笔名,他的真名叫李复国。

  李复国,1959年7月出生在温榆河畔的昌平区百善镇上东廓村,是温榆河水孕育了他,并陪伴他一步步成长。他的母亲大字不识一个,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父亲虽没多少文化,但天性爱好文艺,爱听收音机里的一些老戏,年轻时还演过拉洋片、双簧之类的街头杂戏。李复国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儿,上面有四个姐姐。全家人宠他爱他,他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疙瘩”,是李家的香火和希望。

  母亲虽没有什么文化,但很会讲故事。推碾子、推磨时讲;洗衣服、做饭时讲;睡觉前、寂寞时讲……李复国小的时候,是伴着父母的热炕头、芭蕉扇和古老的民间传说长大的,这些优美故事,不但净化了他的心灵,还激发了他写作的兴趣和热望。《牛郎织女》教会了他幻想,《白蛇传》教会了他想象,《孟姜女》教会了他坚韧,《鞭打芦花》教会了他善良……

  当李复国知道这些纯真的故事都来自于书籍,就有了读书看报的习惯,就有了潜心写作的欲望。

  1981年,李复国的第一首诗歌《堆雪人》,在昌平文化馆文学小报《新潮》上发表,优美的语句,真实的感悟,让多少人读了泪眼婆娑,终生难忘。紧接着《老山》《候鸟》《小雨滴》《香香的榆钱》《舍不得的老房子》《母亲让我有尊严》《故乡的爱与痛》……相继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郊区版》《农民日报》《人民日报》《是与非》等报刊发表,夯实了他的文学基础。三十多年,李复国在全国多家报刊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等500多篇(首),约50余万字,并多次获奖。

  “母亲是山,父亲是山,老百姓是我头顶的天;脊背是山,骨骼是山,老百姓是我的心和肝……”李复国创作的长诗——《大山的儿子》,被话剧《瑞雪长歌》作为主题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老百姓真情传唱。

  李复国连考大学五次,终因偏科未能如愿。但他一直潜心学习,积极进取,1988年,以“上调社员”的身份进入政府机关,曾获“北京市广播系统先进工作者”、“市总工会读书成才先进个人”; 1995年转为居民户口;2012年成了政府机关公务员。

  李复国现供职于百善镇政府,在那里主持着“乡镇广播”。说起乡镇广播,那里的人们如数家珍:我们的乡镇广播,自2006年2月28日恢复“村村通”以来,到现在已经做了300期,每次受众13个村、15000多人。有“乡土乡情”“健康之友”“身边感动”“种植养殖”“文化点滴”等栏目,办得十分接地气,就像跟你拉家常一样朴实亲切……

  为了撰写好稿件,李复国费了不少心思;为了使广播的内容接近听众,李复国坚持骑自行车下乡采访;为了使栏目丰富多彩,李复国走访了300多名普通人,写出了他们的真情故事、多彩人生。在他笔下,做豆腐的、养鸡专业户、孝老模范、的士司机、大学生村官、家政服务员……都成了鲜活动人的榜样和楷模,感动着父老乡亲。

  2000年,李复国采访吕各庄年轻的淋巴癌患者——朱迪,当时她只有19岁。面对“不治之症”,她非常恐慌,情绪消沉。李复国对朱迪说:“癌症不是绝症。有的人没有病死,而是被吓死的。你只要乐观面对生活,就有享不尽的人生快乐。”他说着,掏出自己身上的全部钱款,成了全镇给朱迪捐款的第一人。回来后,他马上写了一篇文章,一边在全镇广播,一边投给了《北京日报》。文章播出、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反响,很多读者纷纷向朱迪捐款捐物,献出爱心。

  这就是“苗雨”,这就是李复国,一个土得掉渣的农民,一个温榆河边长大的乡村文人。

福州突降暴雨 部分道路积水深至腰部(组图) 人工养蛇的几点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