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用“四知文化”建设美丽乡村
入夜的闽侯县小箬乡福田村,在群山环抱中显得格外安宁。村中心的“四知文化”广场上,孩子们正在嬉戏、玩耍,大人们有的随意聊着天,有的跳起了广场舞,显得怡然自得。
福田村位于闽侯、闽清两县交界处,村里家家户户都姓杨。1800年前,东汉太尉杨震暮夜辞金,留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佳话,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廉吏”。据福田杨氏族谱记载:400多年前,杨震五十八世孙、尤溪儒生杨叔受迁入福田村,所以村民们都以自己是杨震的后人而自豪。
建文化广场,融洽干群关系
“四知文化”广场的建成,得益于全体村民的齐心协力。2014年8月,邻近的闽清县石湖村开始了美丽乡村建设,这让福田村民很心动。在村文化理事会的主持下,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村里的在外乡贤也纷纷捐款捐物,短短三个月时间,投资150多万元的“四知文化”广场顺利竣工。
“通过‘四知文化’广场的建设,弘扬了祖先遗留下来的精神遗产,村民们对先贤清白传家的祖训有了更深的理解,以此为契机,村两委和群众的心连在了一起,迸发出了强大的凝聚力。”福田村党支部书记杨大寿说。
原来,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由于福田村所属的尚格溪流域三港口水电站的建设,影响了村民的灌溉、生活用水,导致群众意见很大。村民怀疑村干部不作为,从水电站建设中捞取好处费,不少人甚至去省里、北京上访,干群关系一度十分紧张,乡村建设陷入停滞状态。2008年,村里从福州市农委争取到20多万元专项资金,本打算用来修建两条农田灌溉水渠,也由于村民的不断上访告状而被收回。
“村民不信任,我们村干部也有苦说不出,又缺资金,工作积极性很受影响,有一段时间,甚至都想甩手不干了。”杨大寿忆起当时的心情颇为感慨。可见,建起这一广场多么不易。
“四知文化”广场的建设,让福田村民重拾了杨氏清白传家的祖训,传递了“清正在德,廉洁在志”的正能量。尤其可贵的是,全村20多名党员带头捐建了廉政大路碑、故事碑和清廉人物碑刻等,不仅融洽了干群关系,也让全村人的心更齐了。page
弘扬“四知文化” 勾画美丽乡村
漫步福田村“四知文化”广场,处处感受到浓浓的清廉文化主题。
这里有“天下第一廉吏”杨震和“四知辞金”等铜像、浮雕7座;“四知堂清廉人物谱”石板线刻4幅;体现清白传家的《福田赋》《四知堂重修碑记》等3座碑记。广场中央,是警示坚守清白,一言九鼎的警钟、方鼎,不仅寓廉于景,而且寓教于乐。
据介绍,福田杨氏向来注重“四知文化”的传播教育,杨叔受迁入福田时就创办了福田私塾,培养教育本族子弟。福田在外乡亲杨瑜是个弘扬“四知文化”的有心人,他准备在福田私塾的基础上续建“四知草堂”书院,将私藏的2万多册珍贵藏书迁回书院,供乡亲、游客们免费阅读,营造崇德尚贤、清廉正气的福田新气象。
通过建设“四知文化”广场,福田人的心又聚拢在一块,乡村建设也大步推进。今年,乡政府拨款近100万元,用于村里的河道整治、村道改造等建设。闽侯县纪委也看到了福田村“四知文化”广场的特色,多次协调相关部门,送来建设物资等,还准备把广场列为县里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更重要的是,村两委的工作更细致了,公开透明成为常态,群众的疑虑变少了。今年,村里有1.4万多平方米的猪栏要拆除,村两委坚持事前通气、事中沟通、事后跟踪,做足村民的思想工作和补贴下发公示等工作,拆除任务很快就完成了。
最让村民高兴的是,今年初,福田村被列入福州市旅游扶贫重点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村,两项加在一起,将可带来50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村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劲头更足了。村民杨大灶说:“‘四知文化’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它把村民的心聚在一起,教我们清清白白做人。现在,我们福田的新农村建设大有奔头!”page
东南网6月1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龙友情 通讯员 何灵 王爱浩)
入夜的闽侯县小箬乡福田村,在群山环抱中显得格外安宁。村中心的“四知文化”广场上,孩子们正在嬉戏、玩耍,大人们有的随意聊着天,有的跳起了广场舞,显得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