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4年新增沼气池3.4万口
本报6月4日讯(记者 徐亚平 李志林)湘阴县探索沼气发展和服务新路,让农民省钱,让从事沼气服务的实体赚钱。目前,湘阴农村建有沼气池4.5万多口,其中近4年就建设了3.4万口, 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同时成为沼气社会化服务对象的达4000多个,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近日,记者走进湘阴县三塘镇高仑村,家家庭院优美,绿荫绕宅,听不到猪叫,也闻不到粪臭。村支书告诉记者,全村242户,沼气用户达237户,只有5户因常年不住村里,而未用沼气。
湘阴县以“两型”乡村建设为抓手,把沼气等农村新能源建设作为美化乡村,减少污染面源,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成本的重要手段,近4年内,全县建成 沼气池达34450口。按统计,这些新增的沼气池每年为农民节约成本超过5000万元,折合标煤6万多吨。省农村能源办主任崔国强表示,湘阴沼气的大规模 发展,说明清洁环保的农村能源大有可为。
在生猪散养户不断减少,规模养殖不断扩张的情况下,湘阴县又探索沼气发展的新路。对那些不再 养猪的农户,组织社会实体,与他们签订合同,并提供从技术指导到维修及进出气池肥料的全程服务。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每个农户每年的服务费最高300元, 最低50元。目前全县已经签订合同的农户,达到4000多户。高仑村村民钟腾芳告诉记者,如果现在家里烧煤,不仅污染大,一年下来的花费3000元都打不 住,现在300元就解决了。
通过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些曾经难以生存的乡村服务实体,也活起来。目前,全县在4个乡镇推广的服务社,年平均赢利超过5万元。东塘镇东塘村农民张国军创办的农村新能源服务社,服务对象1000多户,每年收入14万多元,去除成本,每年能赚6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