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业标准农业部量化“三农”发展目标

农业部量化“三农”发展目标

发布时间:09-30 00:12分类:农业标准

  事实上,我国农业生产连续七年丰收,粮食产量连创新高,但品种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再加上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人多地少的国情使得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粮食安全一直是农业的头等大事,尤其是近期由于物价上涨压力的传导,保粮食安全的任务显得日益重要,而保证农民增收,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更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对于“三农”面临的诸多“两难”问题,专家表示,首要的就是要处理好农民增收与抑制通胀的关系。

  面对自然灾害频发、国际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国内抑制物价上涨、通胀压力上行等多重挑战,各种抓好粮食等农作物生产的力量一直处于“松不得”的紧绷状态。

  今年以来,中央高层也一直给予农业高度关注:水利、种业培育先后提升至战略高度;重要高层密集行动,经初略统计,除对产粮区展开调研外,仅8月以来还有种业整合、中央集体学习研究土地管理制度、紧急收紧地方土地审批、拟订土地差别化政策等。

  事实证明,过去的五年,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的五年,用老百姓的感受来说就是“米袋子”更满了,“菜篮子”更丰了,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十二五”伊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世情、国情、农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农村经济怎么发展?如何将好的形势保持下去?农民增收与抑制通胀以及城镇化推进进程中如何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等“三农”发展中的“两难”问题怎样破解?

  农业部日前发布的《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称《规划》)对当前情况及未来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安排。《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目标,并对目标进行了量化,即粮食播种面积将稳定在16亿亩以上,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

  事实上,我国农业生产连续七年丰收,粮食产量连创新高,但品种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再加上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人多地少的国情使得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自给率达到100%,但粳稻供求偏紧,大豆缺口较大,绿豆等杂粮供求也出现偏紧的情况。齐鲁证券分析师谢刚认为,我国农业政策的核心未变,目标依然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但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政策扶持的落脚点日益精准化,预期未来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及行业龙头企业整合方面会有更多的实质性扶持政策出台。

  在多位农业专家看来,确保稳定的耕地面积是农业稳步发展、粮食安全的基本。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朱信凯认为,我国耕地面积的量从来不是过剩,而是时时刻刻要有吃紧的观念。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记者,粮食安全一直是农业的头等大事,尤其是近期由于物价上涨压力的传导,保粮食安全的任务显得日益重要,而保证农民增收,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更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众所周知,当前化肥等农作物生产资料成本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推手之一。《规划》强调加强宏观调控是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物价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作用,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增强短缺农产品供给能力,完善贸易调控和产业准入政策,防止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当前,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9万亿元,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元,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强农惠农力度持续加大。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十二五”时期城镇化率将超过50%,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扩大内需战略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正如《规划》所言,我国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问题相当突出,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协调越来越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制约。

  对于“三农”面临的诸多“两难”问题,专家表示,首要的就是要处理好农民增收与抑制通胀的关系。李国祥认为,农产品价格已经进入周期性波动的过程,农民生产成本处于缓慢上升通道,一方面,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作为百价之基的粮食价格,其上涨在给农民带来增收的同时,也会增加一定的通胀压力。近些年政府一直在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渠道,如为将粮价稳定在合理水平,每年均在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此次《规划》在明确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同时,重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即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增加工资性收入、增加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等。

  此外,如何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也是“三农”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规划》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存在着耕地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和非农化、非粮化现象。”据了解,我国18.26亿亩的现有耕地仅占国土面积的不到13%,还有些地方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占用了过多耕地,而城市近郊往往是优质耕地。因此,必须坚持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同时还要在发展理念上有大的变革。专家建议,在全国后备耕地资源不多等情况下,必须依靠农业科技,主要包括粮食品种、中低产田改造和重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怎样种好树?市长来指导 让农民踏踏实实“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