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粮食出口关税理由何在?
粮食出口设立关税不是偶然性
中国对出口粮食设立关税是源于当时全球粮食价格大涨价的特殊背景下,尤其泰国、越南等国纷纷禁止大米出口,从而扰乱了国际农产品市场。
全球粮食市场陷于紧张状态,为了保持国民信心,防止粮食涨价对国家经济的冲击,同时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供应,我国在全球粮食大涨、国内粮食与全球粮食价格相比价格奇低的背景下出台此政策。出台此政策有两大作用:其一是限制粮食出口;其二是不允许国内粮食价格上涨。从中央政府的角度而言,保障国内供应防止粮食引起潜在通货膨胀是对的,但出口限制措施也限制了国内的粮价,降低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禁止粮食出口错过“赚一把”时机
去年我国粮食丰产,但当时国际粮食不断暴出新高,国内外粮价出现巨大鸿沟。2008年2月份泰国大米 500美元/吨,4月份时已暴涨至1000美元/吨。三、四月间国际大米价格达至19年来新高,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新高,2008年5月,加上运费和关税等成本,国际市场上一斤大米的价格超过了6元,国内市场上却不过每斤1.50元左右,国际米价每吨达到上千美元,而国内不过2600元人民币左右,国际价格是国内价格的将近3倍。从当时的价差来看,仅走私一吨普通大米就能获利3500元左右,走私一个货柜20吨就能获利约7万元。
如果我国当时能够预测到未来的走向,允许粮食出口,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大赚一把。但遗憾的是,目前的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太快,让人难以把握。所以讲,如何准确地预测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变幻已成为最紧迫的问题。而预测的基础是需要对各国的农产品供求信息进行周密而全面的信息收集。美国的FAS在全球各粮食生产国与需求国建立完备的产品供求信息体系,收集大量的各国粮食供求情报。遗憾的是,我国在这一块几乎是空白。我国的决策判断屡现问题,建立全球农产品供求信息体系已迫在眉睫。
差价悬殊促使粮食走私“盛行”
2009年6月3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我国建国以来最大一起粮食走私案,据调查这些走私涉及653柜走私货物,包括大米、面粉、淀粉等粮食799万公斤,硫酸铵肥料、花肥料、尿素等肥料419万公斤等,经海关关税部门核定,偷逃应缴税款达1706万元。
汽车走私、成品油走私等还比较常见,但粮食走私我国还真是很少发生。此次走私案之所以发生,还是源于一直低价的我国粮食市场,使国内外粮食价格差距很大,我国成为世界粮食价格的低洼之地,使部分商人看到了机会,大批粮食被偷偷运送到公海进行走私。该案是当时诸多案件中的一起。没想到,全球粮食涨价,农民们没赚到钱,倒让这些黑心者赚了。
粮价上涨宜早不宜迟
人不能一日无粮,取消粮食出口关税的背后,的确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反思。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中国的粮食价格该不该涨?该在什么时候涨价?我国粮食价格多年来一直低价运行,种粮农民的比较利益太低,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愿种田,选择外出打工。原因很简单,每亩按每年投入15个工,一个工一天50块的工钱计算,农民种粮完全是亏的。农民辛辛苦苦种一年粮,不如出去打半个月工挣的。
中国的粮食价格多年在低位运行,国内粮价长期的“低迷”。10年间,其他物价都上涨了数倍,但我国的小麦价格涨幅仅为28.57%。这样的状况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现在日本、韩国的大米都相当于20元—30元人民币一斤,而我国的大米价格还是几元钱,中国的粮价太低不利于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所以,粮价适度上涨是应该的。但粮食又是基础性产品,它的涨价又会带来相关产品跟着涨,有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所以对于粮食涨价又要特别的小心。而选择什么时候涨就变得非常重要。但有一个原则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宜早不宜迟。
当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时,我国的石油价格很快接轨了,涨上去了。其他许多方面都要跟国际接轨,但很遗憾的是,我国的粮食价格一直跟国际不接轨,错过了最佳的涨价时机,农民为了国家经济的稳定,又一次做出了巨大贡献与牺牲。我国的粮食也错失了机会,错失了粮食宏观调控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