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业标准中国猕猴桃之痛 品质标准缘何被忽略?

中国猕猴桃之痛 品质标准缘何被忽略?

发布时间:10-25 16:07分类:农业标准
来上海之前,陶在辉把35户种猕猴桃的果农请到了四川邛崃的天台上谈心。他对果农说:“你们可以不按协议把猕猴桃卖给我,可以卖给出价最高的人,但是请你们等猕猴桃成熟了,品质稳定后再卖给别人,不要把邛崃猕猴桃的牌子砸了,这是最低要求。”

  陶在辉是四川三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主业是种植和经销猕猴桃,他说干这一行最大的烦恼之一是果农不讲信用,不遵守合同,谁价格高就卖给谁,自己人打价格战搞内讧,导致品质下降,这正是造成中国猕猴桃虽然拥有世界最大的种植面积,但是出口量却在猕猴桃的主要生产国中垫底的重要原因。

  对于中国猕猴桃在世界市场的位置,参加20日在上海举行的“猕猴桃产业振兴之路”沙龙的猕猴桃专家钟彩虹博士给出了一系列数字。钟彩虹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研究中心,她介绍2008年中国猕猴桃种植面积为6.5万公顷,占全世界猕猴桃种植面积的46%,第二名意大利的种植面积为2.7万公顷,新西兰只有1.06万公顷。

  中国不仅是猕猴桃的种植大国,也是猕猴桃的原产地,但是将猕猴桃发扬光大的却是新西兰。新西兰在1904年引种中国的猕猴桃,1924年开始规模化种植,如今已经成为猕猴桃的最大出口国。钟彩虹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至今,新西兰平均每年的猕猴桃产量在38万吨左右,出口量为35万吨,出口比例达到90%以上。中国猕猴桃产量约为45.8万吨,出口量仅有5000吨,在世界五大猕猴桃主产国(意大利、新西兰、智利、法国、中国)中排名垫底。在这五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二的法国出口量也在2.4万吨以上。

  中国猕猴桃在世界市场的位置尴尬,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博士齐秀娟解释道:“由于销售导向和经济利益的驱使,果农未按标准生产、贮藏、加工技术标准进行操作,因而最终的产品很难适应国际市场要求,只能在国内销售,果品从生产、贮藏、加工、营销产业链条配套尚不完整。”

  陶在辉对此深有体会,他对CBN记者表示:“衡量猕猴桃品质的一个主要指标是可溶性固形物,按照标准,可溶性固形物应该达到6%以上才算成熟,但是有些果农不等成熟就采摘出售,因为卖得早价钱高,品质有没有达到标准没有多少人在意。”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西兰猕猴桃生产、销售的标准化已经达到很高水平,钟彩虹说:“在新西兰,禁止任何果农以自己的品牌对外出口猕猴桃,猕猴桃成熟后,由一家公司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而陶在辉这样的企业不可能要求果农这样做。

  陶在辉说:“跟果农签了收购协议,他不执行你也没办法。今年有800多户果农跟我谈好了收购协议,我给的收购价格是每斤7.2元,其他企业已经开到了最高每斤8.2元,这800多户果农最后有多少会把猕猴桃卖给我,现在还没有把握。”

  为什么陶在辉收购价低?陶在辉说:“我的技术部有专职的4个技术人员,为签订协议的果农提供嫁接、施肥、田间技术指导等服务,以优惠的价格提供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果农只要按照我们的技术指导、要求去做,种植出来的猕猴桃质量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但是我们这样做付出的成本也很高。别的收购商平时不向果农提供这些服务,坐享其成,收购价格自然可以给得高。”价格战的结果导致谁也不愿意在猕猴桃的技术服务上下工夫,果农技术水平的降低又导致猕猴桃质量的下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成都市市长助理周鸿德向CBN记者坦承,仅靠说服教育无法解决猕猴桃果农不讲信用的问题,成都周边是中国猕猴桃的第二大产区,但是与猕猴桃相关的农民有十几万人,如何将这些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保证猕猴桃质量的标准化和稳定,需要不断摸索经验。周鸿德说:“只要能保证猕猴桃质量的稳定,猕猴桃的产量增加五倍,市场也能消化。”
仁怀市茅台高粱红起来 周口商水农场老支村树立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