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业标准农业部及早谋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联防联控工作

农业部及早谋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联防联控工作

发布时间:04-09 16:17分类:农业标准

本网讯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传播的恶性病毒病,一旦发生流行,将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精神和春耕备耕视频会议具体要求,切实做到早谋划、早动员、早部署,组织做好2012年病害防控工作,农业部2月11日-12日在广州市召开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联防联控工作会议,总结2011年防控成效经验,分析2012年病害发生防控形势,研讨完善病害防控对策措施,安排部署以大区联合监测、实施分区治理、落实关键技术、强化属地责任、农科教协同治理为核心的联防联控行动。

会议认为,2011年农业植保部门通过采取联防联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病害危害。初步统计,全年病害发生面积不足400万亩,比2010年减少78.8%,较好地保障了水稻生产安全,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八连增”。同时,初步建立了农科教协同治理、联防联控,大区联合监测、信息共享,专家分区指导、区域治理等工作机制;形成落实属地防控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明确了牢牢抓住水稻秧苗期这一关键时期,科学“治虫防病”关键技术措施。为进一步做好病害预防控制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会议指出,2012年病害发生流行形势不容乐观。越冬毒源方面,境外情况虽然尚不明确,但国内除已确定的海南越冬毒源基地外,今年又在云南低热河谷地区发现了新的越冬毒源基地,部分地区冬玉米上越冬白背飞虱带毒率高达53%。传毒介质方面,专家预测稻飞虱在西南、华南、江南、长江流域等大部稻区发生程度重于2011年,发生面积4亿亩次,同比增加11%,极有可能导致水稻病毒病发生面积扩大、危害程度加重。耕作制度方面,水稻生育期不一,桥梁田多,秧苗期与传毒危害期吻合可能性较大。另外,农民习惯在大田周边分散育秧,很易造成白背飞虱集中传毒危害,加剧病害的传播蔓延。上述因素将有利于水稻病毒病加重,尤其是西南稻区发生区域继续扩大,长江中下游、江淮稻区发病风险上升,预计全年发生面积将达2000万亩以上,预防控制任务较为艰巨。

会议明确提出,2012年病害防控目标是:力争将病害危害面积控制在1000万亩以内,华南、江南和西南南部等重点发生区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有效遏制西南和江南北部、长江中下游、江淮稻区大面积流行,努力保障水稻生产安全。围绕这一目标,防控策略上,继续坚持前移关口,落实“抓前期保后期”、“抓秧田保大田”等预防控制措施;防控技术上,立足预防控制这一基础,抓住病害发生流行关键时期,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工作机制上,坚持并完善大区联合监测、信息共享、整体联动、分区治理和专家分区指导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工作措施上,全面落实属地责任,强化行政推动和组织发动,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户、到田。

与会专家认为,通过农科教协调攻关治理,目前已初步形成病害联防联控和预防控制理论与技术体系,病害治理思路清晰,防控措施可行,方法具体,关键是要加大行政推动和组织力度,确保工作措施和技术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会议要求,各级农业植保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区负责、联防联控”的原则,全面加强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统一标准和方法,系统开展白背飞虱及其带毒率大区联合监测,确保不因监测预警不到位,导致病害大面积流行蔓延;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确保关键时间防病治虫措施到位,防止病害大面积流行成灾;继续坚持和完善专家分区指导、区域治理机制,强化病害防控科技支撑。

来自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湖北、江苏等14个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联防联控协作省份植保站主要负责同志、相关技术人员,以及中国农科院、浙江农科院、江苏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联防联控专家指导组成员单位相关专家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养鹿怎样选种 棉花品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