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区城镇化亟待顶层设计 发布时间:08-22 00:09分类:农业动态 ——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委书记于勇 本报记者杨丹丹 作为有着1000多万人口的传统农业大市,安徽省阜阳市最大的优势是“人”和“农”。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经济发展?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阜阳市委书记于勇。 于勇介绍说,阜阳市近年来在扫除体制机制障碍上精准发力,在加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用力,加快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小城市、特色乡镇、美丽乡村“四位一体”城镇化体系,努力走出有阜阳特色的就地城镇化道路。阜阳是著名劳务输出大市,常年有280万人在外地打拼。阜阳顺应产业和劳动力从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双转移”的趋势,出台实施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政策,提供好服务、营造好环境、打造好平台,让更多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就业。紧紧围绕“规模、结构、转化、合作”,深入推进经营农业,着力解决好“种什么”“怎么种”“卖什么”“怎么卖”等问题,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尤其是牢牢抓住农业资源就地加工转化这个关键环节,构建起从生产起点到消费终端的产业链条,促进“江淮大粮仓”向“国人大厨房”转变,把农产品加工转化附加值留在农村、留给农业、留给农民。 虽然阜阳市在就地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这些问题将更加突出。为此,他建议国家在推动就地就业、就地转化、就地城镇化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关于促进就地就业的建议。于勇建议,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制定分类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和办法,实行差别化的扶持政策,引导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优先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关于促进就地转化的建议。对于粮食主产区而言,以农产品加工引领三产融合是大势所趋。因此,他建议,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功能规划和政策引导,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深加工,形成一批具有规模效益、品牌效应和产业集聚力的优势产业集群。以财政补助为导向、以税收政策为杠杆、以金融支持为主体,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装备研发和集成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农产品加工项目向粮食主产区布局。 关于就地城镇化的建议。建议从顶层设计高度,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工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教育、文化、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权利。把妥善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作为推动就地城镇化的突破点,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把就地城镇化的农民工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桐梓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月活动启动3000个岗位 鹌鹑常见疾病的防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