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为53%
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已达53%
科技惠及民生
本报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陈磊)“‘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48%提高到53%。”今天,科技部农村司司长陈传宏在科技惠及民生(农村领域)新闻通气会上介绍,近年来,科技部实施农村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在农村民生科技方面开展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种业科技创新等7方面的重点工作。
据科技部农村司副司长郭志伟介绍,通过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十一五”以来,在12省累计建立水稻、小麦、玉米核心试验区、示范区、辐射区8.35亿亩,5年共增产粮食4866.48万吨,亩产平均增加58.26 公斤,单产增长率为11.58%,增加经济效益852.92亿元。与全国同期粮食生产相比,增产粮食占全国同期增产量的17.04%,亩增产是全国平均亩增产21.45公斤的2.72倍。同时,12个省将已有的单项技术进行优化集成,组装出180套具有区域特色的三大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在种业科技创新方面,先后启动了主要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主要农作物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海水养殖种子工程、畜禽良种新品种选育等一批项目,显著提高了种业科技的创新能力。5年共选育农林动植物新品种2300个,成果应用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达1300多亿元。
“我们还启动了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截至2011年底,全国近90%的县(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科技特派员已达17万人,法人科技特派员达5500个,直接服务农户880万户,辐射带动农村5700万人。”科技部农村司副司长王喆介绍。
“一城两区百园”(简称121工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形成以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城、杨凌国家农业高技术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以及近100个左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目前65个)战略结盟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此外,2010年以来,科技部联合中组部、工信部,陆续启动开展山东、湖南、安徽、河南、湖北、广东、重庆等地的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开展科技进步考核、星火计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扶贫开发等面向农村、服务民生的系列工作,转化了大批实用技术、扶持了一批支柱产业、建立了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公益性推广、社会化创业、多元化服务”三位一体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启动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载体,积极推动大学农村科技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