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北上”试验轰轰烈烈,草原养禽好处多
■蒋高明
最近,笔者带领研究团队,再次深入内蒙古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村),指导牧民进行“禽北上”试验。今年,我们计划养殖的5.2万只鸡苗已经全部落户草原,先期引进的2000只已进入草原放养了。
自2000年起,笔者课题组就在巴音胡舒嘎查从事生态恢复试验。经过连续9年努力,该嘎查80平方公里严重退化的沙地草地,初步恢复到上世纪60年代水平。我们的试验思路是:限制中型和大牲畜数量,发展对草原破坏很小的禽类 (鸡、鹅、鸭),增加牧民收入;引导牧民进行生态保护;自然恢复的大面积草原用来打草卖钱;“鼓励”牛羊进入农区吃秸秆。我们称这种模式为“禽北上、畜南下”。在山东平邑县农区,我们还建有“畜南下”大型试验示范基地。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禽北上”这一模式呢?草原自由牧禽有哪些优势?试分析如下:
第一,集约利用草原空间资源。相对于四条腿的牛羊来说,两条腿的鸡对草原几乎没有破坏力,放养所需单位空间也小得多。在同样面积的一片草原上,放养禽类比放养牲畜的集约化程度更高,对土壤的破坏却小得多,禽类粪便甚至还可补充草原养分。
第二,合理利用草原气候资源。中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雨热同期,草原年降水量虽只有250~450毫米,但集中在6月~9月这三四个月中。这一阶段,光照充足,雨量集中。禽类生长周期短,可以集中在这几个月养殖,到秋冬季节就可以上市了。而养殖牛羊等牲畜的周期较长,往往出现“春瘦、夏肥、冬掉膘”的现象。
第三,充分利用草原食物资源。草原上各种昆虫、草籽、嫩叶、灌木籽、树种都是禽类天然的食物,在此放养禽类可减少饲料投放、节约粮食。试验数据表明,草原上每获得1公斤鸡重,消耗粮食2.3公斤,而在山东林下养柴鸡,则消耗粮食4.8公斤。草原是后备粮仓,何不由鸡自己去“开荒”呢?
第四,降低牧民劳动强度。草原养鸡仅利用植物生长的三四个月时间,加上育雏以及后期出售所需时间,前后生产周期不超过6个月。这样的话,牧民就可以“劳作半年,休息半年”,告别传统的接冬羔、冬季放牧等辛苦劳动。即使在劳作的半年时间内,为达到同等的经济效益,放养禽类的劳动强度远远小于放养牛羊,老弱或妇女均可胜任。
第五,大大提高牧民收入。这是最为关键的,再良好的生态治理思路,如果不能够给农牧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注定是失败的。草原养鸡的效益是很可观的。不计牧民劳动力成本,每只鸡净赚15元左右。巴音胡舒牧民那森乌日图2007年,养殖400只鸡,净收入7000多元,今年他家已养殖了2000只,拟再从我们的5万只试验鸡苗里养殖5000只,显见他们是尝到甜头的。生态养鸡可从根本上提高草原牧民收入,带动生态保护,为国家节约大量治理费用。由于没有空气污染,草原放养的鸡在大城市消费市场有竞争力。
第六,促进生态恢复,减少沙尘暴等危害。实践证明,浑善达克等沙地草地,如果减少了人为压力,在生态退化尚未达到阈值的前提下,完全能够自我恢复。在试验的前3年,4万亩严重退化的沙地草地就基本恢复生态功能。事实让牧民看到了效果,我们的模式很快在正蓝旗牧村中推开,连远在几百公里外的周边旗县牧民也自费前来参观取经。2007年,我们的试验效果被国际着名刊物《科学》长篇报道。
第七,避免农区养禽造成环境污染。目前,全国畜禽粪便排放量是工业废弃物的2倍多,农区集约化养禽的粮食主要来自东北等粮食主产区,由于粮食里混入了饲料添加剂,重金属污染严重。畜禽粪便污染还造成了太湖等重要湿地的水体富营养化。而利用开放草原空间养禽,禽类粪便直接变成肥料进入草原。而且由于草原空气新鲜,污染少,禽类很少得病,所需药物也是大大减少。这样的生产过程避免了禽药和添加剂污染。
在草原牧区推广禽类放养可为当地牧民带来新的就业机会,还可从根本上消除放养牲畜对草原的破坏,抑制沙尘暴。这一全新做法非常值得国家有关部门去尝试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