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刚刚插完秧苗,重庆开县的农民又忙碌起来了,放水的,施肥的,绿油油的稻田焕发生机。
“这几天秧苗能插下去,全靠刚修的灌渠了。”望着绿油油的稻田,重庆市开县厚坝镇群联村农民陈一普满脸喜悦。
去年年底,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一条条新修的“三面光”水泥渠道,把附近水库的水送入群联村5000亩农田,今年天旱正好派上了大用场。
“有了这‘三面光’渠道,能排能灌,一季变两季,1亩能增收几百元!”陈一普说,村里不少人都像他一样,刚收完了一季蔬菜,又种上了中稻。
提起过去的收成,老陈皱起了眉头,“年年种稻,春天怕旱,秋天怕涝。”他说,以前地里没渠道,收成没保障,种菜根本不敢想。靠肩挑手提浇水,好不容易插完秧,秋天雨水一大就成涝,眼看到手的收成毁了。
走进重庆的一个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昔日一片片“旱岗子”、“泥巴田”,如今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灌渠一修,水费省了一半。”开县临江镇明目村村民孙昌武说,过去渠道像筛子,走一路漏一路,每亩水稻要50元的水费,而且为了争水抢水,还常常闹纠纷。现在的水泥渠道好了,避免了跑冒滴漏,一亩地只要20多元。
“集中投入改造中低产田,农业综合开发就是要解决像这样农民想办办不了的,但又是最迫切、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刘念慈说,通过第六期农业综合开发,三年共使160万亩中低产田变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1亿公斤。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甜头。
“五指成拳”出效益
农业综合开发不光解决水的问题,而且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把分散的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到一个项目区,“五指成拳”发挥综合效益。
一条条机耕路相互连通,解决了农产品的运输难题。梁平县仁贤镇白鹤村农民熊长河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卖菜靠肩挑,一趟要走40多里山路。现在路好了,农用车从田头拉到市场只要20多分钟,今年他家多种了3亩菜。“辣椒每斤2元,四季豆每斤2元,今年的收入赖不了!”
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梁平县建立起万亩再生稻高产示范片,头季稻单产达到600公斤;永川市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引进水稻抗病耐旱高产新品种50个,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到95%,技术入户率达90%以上;开县推广机械插秧4万多亩……
白鹤村干部程文坚说:“综合开发打基础,农业部门送种子、管技术,哪天播种,哪天插秧,哪天收割,咱照方抓药就行。”
综合效益有多大?熊长河算了一笔账:有了机耕路,收割机开到田里,3亩地半天就能收完,能省10个工;项目区推广良种,他去年种上了超级稻,亩产提高了150多公斤;每季稻田可少施一次肥,少喷两次药,每亩节约50多元。
国家投入换来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统计显示,2004—2008年,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80元以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许多农民说:“综合开发给农民带来看得见的实惠!”
因地制宜搞开发
如何能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最大效益?刘念慈说,在重庆,农业综合开发不搞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效益优先。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菜则菜。
按照竞争立项的原则,每年确定10个粮食生产重点项目县,几年来,全市建立了如开县、梁平、大足等万亩级、十万亩级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在长江柑橘带,确定了10个柑橘产业重点县,三年时间在全市新建柑橘基地14万亩,把柑橘产业打造成全市“第一农业产业”。
一手建基地,一手扶产业。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忠县,早、中、晚熟柑橘让库区四季果香沉醉,榨出的橙汁正成为北京、上海大超市里的“抢手货”。友谊村移民马和礼说:“4亩多地柑橘,年收入有1万多元,日子好过,心就定了。”
许多农民成了土专家。“以前靠经验,现在没有技术真不行。”忠县善广乡上坪村农民毛小平说,改良后的6亩柑橘,亩产比老品种能多产500多公斤,柑橘育苗也能收入5万多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村里的许多人心里有底了,纷纷种起了新品种。
农业综合开发立足强农业基础,探索出一条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