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国森林蓄积量要增加6亿立方米
在下达“十二五”时期全国工作目标任务时,总理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森林蓄积量要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1.66%。
2009年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中国要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目前林业发展“双增”目标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总目标。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两个指标将成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李育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双增”目标的提出,是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从2011到2015年,即“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生态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双增目标的紧要时期。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是20.36%,要实现“十二五”末达到21.66%的目标,相当于5年增长1.3个百分点,这个任务非常艰巨。
为此李育材指出,要完成这个目标,需要依靠9个方面工作的落实。第一是政策,国家需要制定一系列扶持林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第二是科技,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林业发展,抓好科技创新与推广,为林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第三是投入,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双增目标实现。第四是法治,制定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严格保护林地资源,坚决制止乱砍滥伐、盗伐、超限额采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第五是人才,要切实加强高层次和基层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六是管理,强化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管理,确保工程成果的巩固。第七是机构设置,要完善机构设置,层层落实造林任务。第八是宣传,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党动员全民发动,掀起植树造林新高潮。第九是问责,双增目标层层下达分配后,要实行领导干部问责制,目标完成情况要纳入干部考核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邯郸阳光集团总经理韩玉臣表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把生态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表明了国家在调整经济结构上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整体思路,也是一项实现中华民族长治久安构想的战略举措。生态受到重视让我备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