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业新闻让农业"命脉"更通达 省农发行支持水利建设素描

让农业"命脉"更通达 省农发行支持水利建设素描

发布时间:11-10 00:41分类:农业新闻

    冬日的太阳明晃晃地照在干枯的麦田地里,旱象似卯足劲儿地和“喊渴”的庄稼进行着拉锯战。

    正月初十一大早,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梅桥乡朱海村村民高廷武就来到田边,清理通往麦田沟渠里的杂草,畅通水道。“现在麦田都是沟渠相连,抗旱时再也不用像以前靠自己取水浇灌,今年抗大旱,多亏了农发行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使每一块农田都能享受到“命脉”通达的福荫。”随着他的感叹放眼望去,农田里新修的沟渠纵横交错,新建小蚌埠站的排灌设备全部打开,淮河水被翻引到沟渠里,正源源不断地灌溉着全村3000余亩麦田。

    审时度势 信贷剑指治水短板

    安徽是全国13个粮食生产区和6个商品粮净调出省区之一,也是水利大省,境内水系纵横,江河湖泊众多,水利建设任务历来十分繁重。

    据省水利厅调研报告,全省的灌排工程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老化严重,用水效率低。农田旱涝保收水平不高,不少地区仍“靠天吃饭”。江、淮两大流域还有50多条一级支流、120多条二级支流没得到有效治理;全省尚有2000多座病险水库需除险加固;尚有1.88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没得到有效控制;中等干旱年份全省缺水达60多亿立方米。尤其遭遇旱涝叠加灾害来袭,更是凸显水利设施薄弱的“短板”,严重影响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

    由此可见,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保障。然而,兴水利,除水害,离不开资金投入,让“基础脆弱、欠账太多”等问题纠结多年的财政,一时间拿出那么多真金白银谈何容易。这不是纸上谈兵吗?

    2009年,省委、省政府结合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明确提出了加快实现耕地集中连片,田水路林综合配套,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并把农田排灌工程建设纳入民生工程,用民生连民心,以民心聚民力。

    好风凭借力。农发行安徽省分行的决策者们从中触摸到了水利建设潜在的巨大资金需求和自身发展的广阔空间,他们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率先在全省银行业吹响了支持治水,治污和土地整治“三治”项目的信贷集结号,同时要求全行上下强化“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切实把支持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农发行政策性中长期信贷业务发展的优先方向和重点,并以此作为制高点、切入点和着力点推进新农村建设。

    机会不负有心人。农发行信贷剑指治水“短板”,得到了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肯定与支持,“政府搭台,金融唱戏”的帷幕随即拉开。安徽农发行人看到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崛起的希望,开始了信贷支持“三治”项目的探索历程。

  突出重点 资金给力水利项目

    农发行支持水利建设,犹如一块强大的磁石,迅速在全省显现项目聚集效应。

    以往波澜不惊的农发行,一下子变得风生水起。“‘命脉’不旺,农业难兴,经济难活,生态难保。”得知省农发行准备贷款支持宛溪河治理的消息,宣城市市长虞爱华难掩心头激动,“当水利与金融资本对接的时候,金融已经迈上了制高点。水利建设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农发行支持水利设施建设对全局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重要,是名副其实的建设新农村的银行。”

    全省17个地级市,有9个是国家确定的重点防洪城市和重要防洪城市;65个县城及县级市,80%有较重的防洪任务;而皖北6市包括地处淮河流域的3市6县则是粮食主产区,产量占全省的70%,且以旱作物为主,耐淹性较差,一旦受到洪涝,便会减产,甚至绝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对水利提出了新要求;皖江城市带的建设、加快皖北发展战略的实施,都需要有可靠的水利条件做保障,所有这些水利融资需求都为全省农发行提供了新的业务平台,搭建了施展拳脚的广阔舞台。

    传统任务与新兴使命的叠加,现实需要和长远需求的交织,使得各级政府的头头脑脑们深感“想造工程没钱,仅凭财政杯水车薪”,纷纷把融资的目光投向了农发行。他们不仅带着政府融资平台及城乡建设投资公司的老总,而且带着具体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纷至沓来……河流治理、水利枢纽工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等,项目一个接一个,都希望捧着项目来,带着许诺去。

    面对如此强烈的融资欲望,省农发行没有“被膨胀”。他们坚持风险至上,防控为大,合规经营,做到不符合国家支农投向、没有合规土地使用手续和还款来源不落实的不予受理,坚持管住项目资本金,贷款用途和资金走向,确保贷款风险可控。对受理的项目,分别轻重缓急,建立专项项目库,实行优先初审,优先调查评估,优先安排资金规模。同时尽可能简化办贷流程和贷款的附加条件,对项目调查实行前、后台“平行评审”,提高办贷效率。在此基础上,全行上下开始了一派“给力”的繁忙。

    从2009年开始加大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长期贷款的支持力度,到2010年末,全行已累计投放中长期贷款100.62亿元。目前已受理的农田水利项目尚有59个,项目总投资174亿元,已审批项目56个,贷款额度达122亿元。新任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在省委办公厅专报的材料上欣慰的批示称道:“省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帮助农民增收中动真情、下真功,为安徽‘三农’发展做出了贡献,特致谢意!”

    统筹兼顾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按照“以水兴皖、以水富民”的水利建设理念,为确保实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农发行安徽省分行与省水利厅、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设立专门水利贷款项目库,在信贷资金的投向和投量上,统筹兼顾,合理摆布。

    构建“畅通淮河”和“安澜皖江”,是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在支持工程水利上浓墨重彩的章节,用于完善流域内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贷款多达70.99亿元。通过信贷杠杆的撬动,长江、淮河主要干支流、中小河流重点河段的治理和县域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实现了新建防渗渠道9万米,修缮疏浚沟渠17万米,新建或加固防洪圈堤70.35公里,修建涵闸85座的任务目标,加强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大大提升了项目区防洪保安能力。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是贷款25.4亿元支持淠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这是继五六十年代在淮河上游修建拦蓄大别山洪水的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龙河口五大水库及淠史杭工程之后的又一个宏大的治淮工程。项目建成后,实现了蓄水量7100万立方米,防洪标准由过去不足10年提高到50年一遇。能够使下游50多万亩农田获得源源不断地优质清洁水源,实现旱涝保收。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每年可为淠河流域下游无公害优质粮油产业及其他农业产业增加收益达1.4亿元以上,灌溉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净增600余元。

    建设依托中小型水库和湖泊为源、河流为线、库塘多点的合理格局,重点解决民生水利问题,是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在支持资源水利上“雪中送炭”的段落。贷款6.8亿元支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现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1座,改善土地灌溉面积596.2万亩,增加蓄水7844万立方米,新建或改扩建供水设施5个,新增供水管道长度175.58公里,新增日供水量16.7万吨,解决了近222万农民的饮水问题。

    贷款22.83亿元支持水环境保护、水生态整治、山区农村小水电建设和城乡污废水处理,是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在支持生态水利上锦上添花的一页。贷款投放改善了水面污染45.33平方公里,增加绿地面积5632亩;新建水电站2座,总容量库容3693万立方米,电站总装机4.8万千瓦,年发电量10299万千瓦时;新建污水处理厂9个,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8.4万立方米,新增垃圾年处理能力7.6万吨,加快推进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配置、节约保护的一体化进程,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

    瞄准制约农业生产的薄弱环节,凝心聚力支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连年稳产高产,是农发行安徽省分行调整信贷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又一最佳路径。这个行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还结合农村土地整治信贷工作,把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延伸到田间“最后一公里”,畅通水利的“神经末梢”。截止2010年末,全省支持农村土地建设项目97个,实现复垦面积17.23万亩,基本上完善了水、电、路、林以及田间综合配套工程,实现了“田成方、渠成网、沟相连、涝能排、旱能灌,渍能降”。肥西县官亭镇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地势落差大,耕地大小不一,老村庄分散、凌乱、破旧,空置宅基地浪费严重,农发行贷款1.2亿元实施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后,耕地有效灌溉率达100%,标准化农田达80%,农业机械综合指标达90%以上,并复垦耕地2.2万亩。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命脉”的通达,筑起了一道保障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的生命线。(马标) 

水稻被水淹后:清沟排积水 施肥补地力 防治病虫害 发改委提前部署春耕用油供应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