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个滞后”须跟上
到乡镇调研,感到当前农民最不满意的地方表现在“三个滞后”:一是农户发展较快,公用事业滞后;二是生活发展较快,生产方式滞后;三是农民文化增长较快,农村治理方式滞后。
近年来,农村所处的整体环境和所面临的发展形势是:国家实施惠农、支农政策,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加大,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义务教育程度提高,农民家庭收入不断增长。在这样的外部环境和形势面前,农村出现新一轮农民建房热潮,农民庭院居住条件大幅度改善,饮食、穿衣以及文化消费等方面已接近城镇。但是,在庭院之外,农村道路、饮水等公共事业发展滞后,某些农村环境脏、乱、差严重,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严重影响农民生活质量。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缺乏配套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家一户的农民很难与市场对接,信息不灵,导致农业生产经营中出现了浇地难、农副产品出售难等问题。新生代农民有一定文化教育基础,有知识、有见识,对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有强烈的知情意识、参与意识,但是农村村民自治发展不够,渠道单一、形式少,妨碍了农民积极性的发挥。
让农村“三个滞后”跟上来,关键在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切实防止城镇这一“车轮”高速运转,农村这一“车轮”徘徊不前。首先,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区域发展规划,城乡同步,配套建设;其次,要建立城乡生产要素顺畅流通的机制,引导人才、资金、技术向农村流动,扩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覆盖范围,适应市场化生产要求,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最后,要建立形式多样的村民议事自治组织,满足农民知情权、参与权,激发农民干劲和热情,共同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