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帮返乡“新农人”跨过三道坎
现实中农村对“新农人”的认同缺失,反映出当前农业创业遭遇的多重尴尬。只有从资金、科技、市场等多个角度引导“新农人”,让他们玩转现代农业,让农业更有竞争力,让农民这一职业更加体面,形成强烈、普遍、持久的向心力与吸引力。
20年前,罗强不顾父亲反对,离开农村进城打工,父亲三年未与他联系。因为父亲希望他能通过读书进入城市,而不是打工。20年后,在罗强成为一名“城里人”后,携妻带女返乡,准备当个“新型农民”时,父亲再次被激怒,坚持要分家断绝关系:“离开农村,做一个城市人,才是成功。”最近媒体报道这一对父子的故事颇引人思考。
没有人不想过更好的生活。在罗强和他父亲身上,既是两代人对于价值追求的碰撞与交锋,也是对于城乡身份认同的差异和分歧,突出反映了城镇化背景下解决“谁来种地”这一问题的困境。像罗强父亲这样的观念,代表了大多数普通农民的看法。对于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来说,他们最了解农业生产的艰辛,也最了解农村生活的疾苦,他们不愿自己的子女在城市扎稳脚跟后又回乡务农,这样的决策,他们很难接受。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觉得务农不如在城市生活“高大上”。能在城市里“坐办公室享清福”,为什么要回农村跟泥土打交道呢?另一方面,在他们看来,在城市游刃有余的后辈,也未必能玩得转农业。
而在城市生活的人的眼中,“新农人”是一个新鲜的、充满机会和活力的概念。他们很容易看到利用现代手段改造提升农业的潜力,也更能够捕捉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但是,也可能对返乡务农面临的困难估计不足。
随着上一辈农民的老去和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就业生活,未来农业生产主体必定要重点依靠新型职业农民。今年“两会”期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农村的地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要靠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把科技、机械、现代因素融入进去,发展现代农业来解决。”
尽管现实中不乏“新农人”返乡创业的成功案例,但是正如罗强父亲的反对意见一样,农村对“新农人”的认同缺失,反映出农业创业遭遇的多重尴尬。作为老一辈人,罗强父亲的态度自有他们的智慧。我们看待“新农人”返乡创业,不能只看到他们光鲜亮丽的一面,而是更应该看到他们农村创业的勇气和艰辛,而且要注意到“新农人”返乡创业可能出现水土不服。这也提醒我们,要为“新农人”返乡创业提供各种支持,帮助他们跨过现实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坎,打消老辈们的疑虑。
首先,要帮他们跨过资金坎。农业经营周期性长,所需资金量大。很多“新农人”第一笔启动资金没有问题,但是往往之后的持续经营面临在土地租金、劳动成本等多方面资金缺口。要帮助“新农人”跨过资金坎,就要完善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减少在这方面的支出,同时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在“新农人”面临资金缺口时提供及时充足的资金支持。
其次,要帮他们跨过科技坎。“新农人”能否取得创业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改造传统农业上的具体实践。能不能采用产量更高的新品种,能不能更多采用节本增效的新技术,能不能促进农机与农艺更好融合,攻克这些现实挑战,“新农人”才能区别于传统农民。在这方面,既需要加强针对不同地区特色种养业的现代农业装备的研发,更要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科技贡献率,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互联网等应用技术。只有不断减轻农业劳作的辛苦程度,才能让人觉得农业也可以高大上。
第三,要帮他们跨过市场坎。尽管“新农人”的市场意识可能比普通农民更敏感一些,但是在流通经营、产品营销和品牌培育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跟普通农产品一样卖不上好价钱,恐怕也不能得到老百姓更多认同。“新农人”要更会与市场打交道,利用市场把自身做大做强,同时引领所在区域农业产业升级壮大。市场认可,也能转换成农村的社会认同。
“新农人”的乡土社会认同,必须建立在实打实的成绩之上。只有从资金、科技、市场等多个角度引导“新农人”,让他们玩转现代农业,让农业更有竞争力,让农民这一职业更加体面,形成强烈、普遍、持久的向心力与吸引力,“新农人”才能获得越来越多的乡土社会认同。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更多“罗强”。我们要为罗强这样的人点赞,更要为“罗强们”返乡务农创造更好的条件,帮助他们跨过现代农业生产的各种坎。当越来越多的“罗强”挑起现代农业生产的大梁,中国农业才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