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业新闻近三十年中国气候区划编制完成 气候格局变化影响农业生产和种植制度

近三十年中国气候区划编制完成 气候格局变化影响农业生产和种植制度

发布时间:01-26 18:04分类:农业新闻
  近日,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最近三十年中国气候图集编制和气候区划研究”通过验收。该项目围绕我国气候研究和业务工作对新型气候区划的迫切需求,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区域气候分布格局所发生的变异,开展了我国近30年气候区划的研究工作。据项目负责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评估室高级工程师廖要明介绍,该项目建立了1981年至2010年中国气候标准值数据集,编制了最近三十年中国气候区划和农业气候图,编写了《1981-2010年中国气候图集》编制方案,并指出全国一级气候区划指标在1997年前后发生了明显变化。

  研究团队首先研究制定了最近30年地面气候资料统计整编项目、方法和方案,开发了便于使用、具有扩充功能、应用性强、严格按照统计方法计算的统计软件,对经过预处理的气候资料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建立了1981年至2010年气候标准值数据集。研究团队在调研国内外气候区划工作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温度带、干湿区和气候区三级等级体系气候区划方案,并利用1961年至2010年756个观测站的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过去50年来各级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年代际特征;对快速样本聚类法、分层聚类法和聚类统计检验法三种聚类分析方法在中国气候温度区划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团队从气候区划的指标、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系统总结了中国气候区划的研究进展,进一步完善了适用于我国目前气候条件的三级气候区划指标及其划分标准。

  根据完善后的气候区划指标以及建立的1981年至2010年中国气候标准值数据集,研究团队完成了最新的中国气候区划和农业气候区划简图的制作。其中《1981-2010年中国气候区划图》将我国分为12个温度带、24个干湿区、56个气候区,《1981-2010年中国农业气候区划简图》将我国分为3个农业气候大区、14个农业气候带、49个农业气候区。最新的中国气候区划和农业气候区划简图为我国农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最新的科学依据。记者了解到,目前《1981-2010年中国气候区划图》已在辽宁省等地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并得到辽宁省领导的肯定。

  在这一基础上,结合中国气象局最新的气候业务需求及国内外相关科研成果,研究团队还编写了《1981-2010年中国气候图集》编制方案,增加了极端气候事件、行业气候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指标,并编制了《1981-2010年中国气候图集》(简本)。这些最新的气候统计图全部集成到应对气候变化工程项目“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与服务系统”中,并在气候评估业务服务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部分成果还在《中国灾害性天气气候图集》和《中国气候》的编制中得到应用。

  此外,项目研究团队还根据1951年至2010年的逐日气候资料,对中国各地的极端降水、干旱日数、极端气温、最大风速等气候变量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气候标准值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廖要明特别指出,全国平均大于或等于10℃积温日数以及积温在1997年之后明显增加,在我国东部,各分界线均不同程度地向北移动,尤以中亚热带北移明显;寒温带和中温带面积减小,暖温带、北亚热带、中温带、南亚热带以及热带面积增大。这种气候区划格局的变化将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种植制度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种植北界持续北推,黑龙江地区大面积扩种水稻,各地需要根据气候资源的变化因地制宜,调整和制定科学可靠的作物种植制度。
柿子树结果后怎么管理 养殖对虾病毒病控制技术示范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