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芳樟树种出林业的低碳效益
随着《厦门“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公布,敏锐的人们都在嗅着其中的商机。而对于我们这个城市,2011,“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低碳”这个主题是绕不过去的。未来这五年,懂得做“低碳算法”的人将有更多机会脱颖而出。不信?商报记者为您找到的一系列“样本”,看看聪明的人是如何做低碳的四则运算吧。
商报记者 | 李婷
再过几天就是“植树节”了。很多人是一年才种这一次树,但对沈汉祥来说,天天都是植树节。和一年半前采访他时相比,相同的是他依然很忙,因为好几家合作单位要组织人马来他们的种植基地过植树节,不同的是,他的“种植版图”扩展远远超出了当时的预期。
两头在厦+中间在外
作为厦门馨利农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一说起芳樟树,沈汉祥就有一肚子话。但这次的话题是从商报说起。他注意到商报的几次报道,一次是去年,厦门成为全国8个率先启动“低碳城市”试点的城市之一;另一次就是刚刚公布的厦门“十二五”规划纲要,其中出现的“城市生态绿楔区”提法让他关注良久。
樟树是福建省重要的“乡土树种”之一,也是近年来福建重点发展的珍贵树种之一。虽然厦门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山地发展种植,但沈汉祥说,聪明的“低碳加法”,叫做“两头在厦,中间在外”——— 在厦门,他们现在拥有将近150亩的良种繁育基地,这是一头,所有的芳樟苗木都从厦门良繁基地走出去;另一头,就是芳樟系列产品的精加工和提炼,其中最重要的芳樟醇,是世界上所有香水大腕都不可或缺的原料,常常供不应求;而“中间在外”,就是“每天都过植树节”的馨利农现在做的事。
记者了解到,去年一年,馨利农的纯种芳樟种植已经扩展了2万多亩,除了厦门以外,泉州、漳州、龙岩、三明都已经有芳樟林在不断拓展,接下来就是浙江、江西、广东、海南……或许这不是一道简单的加法题,因为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时,在某个时点就会积聚出一个几何效应。沈总告诉记者,在“十二五规划”的五年内,他们的目标是种植规模将达到20万亩,产值近10亿元。而到2020年,种植规模将达到34万亩,产值近20亿元。
这些数字,或许将意味着厦门低碳产业中一个新兴行业的崛起。有意思的是,通过“中间在外”的思路,这些产值竟然是从“别人的土地”里长出来的!
物质财富+绿色财富
当然,对于种植从业者来说,他们种下的往往不只是物质财富,还有无形的“绿色财富”。“十二五”期间,芳樟树还将作为主要绿化树种之一,在厦门的大街小巷和社区里延展。而在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教授、厦门绿源林业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陈存及看来,这又是另一道加法题。
陈教授是厦门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他告诉记者,现代林业已经从以伐木取材为目的的传统林业,发展到“生态林业”的范畴。他的“绿源”研究所,正在根据省里的要求,做绿色城市、绿色通道、绿色乡镇、绿色屏障的“四绿”规划。“很多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走过身边的每一棵树时,并不会去想城市森林对他意味着什么。”陈教授说。
陈教授的“加法算式”是这样的:厦门发展城市林业,涵盖了森林生态+森林文化+森林产业三大体系,“森林生态体系,就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陈教授说,“而森林文化体系,则是把闽南的森林文化挖掘出来,并拓展到花文化、香文化、森林休闲、旅游文化等领域,这一点,厦门相对滞后了。”
早在多年前,关于厦门打造“东方格拉斯”的梦想就屡屡被人提及。格拉斯只是法国的一个小镇,却聚集了几乎所有世界香料巨头的原料基地。陈教授说,如果像馨利农这样的企业,能够步子迈得再快点,厦门未来的森林产业体系价值一点都不比格拉斯差,加上其带动的森林生态、森林文化体系的提升,这道加法题得出来的“和”会非常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