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业新闻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战略思考

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08-13 00:09分类:农业新闻

 

  1995年中国就有了农业“走出去”的提法,2007年中央1号文件正式把农业“走出去”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来。二十年间,中国农业“走出去”经历了民间启动、国家战略实施的发展历程。二十年来,中国农业“走出去”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成绩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加速增长,投资地区、方式和产业日益广泛和多样化,投资收益和经验迅速积累;主要问题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企业层面存在资金短缺、国际人才匮乏、境外经营管理经验缺乏、企业间协同作战不力等自身能力缺失问题;二是体制政策层面存在国内融资政策不匹配、扶持政策不配套、贸易便利化措施有欠缺、部分国家间投资协定未细化落实、国家目标考核与企业投资运作周期不协调等国家公共服务缺位障碍;三是东道国层面存在出台歧视中国企业政策、基础设施供给不到位、社会环境不稳定、劳工政策不便利、边境政策不宽松等环境风险挑战。深化中国农业“走出去”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正视和破解面对的各种问题,是推动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基础。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在动荡中前行,国际格局深刻调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高瞻远瞩,系统筹划中国的全球发展战略,适时推出影响未来世界发展格局和中国发展前景的“一带一路”战略,这一切为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提供了新的战略背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要走向全球,必须做到审时度势,要运筹帷幄,做到定位精准,要笃定全局,做到系统谋划。

  一、审时度势,深刻辨析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战略态势

  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要深刻辨析战略发展态势,做到相时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一)现阶段是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判断现阶段是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基于以下三大事实:

  第一,中国国力迅速提升,已经具备在全球范围内筹划农业发展的国家实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综合实力迅速提高的三十年,中国已经超越日本、德国等众多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速处于世界前列,外汇储备约4万亿稳居世界首位,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熨平世界经济波动的重要稳定器。当前,借国家实力东风,我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正当其时。

  第二,虽然ABCD四大国际粮商在全球农产品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暂时掌控全球主要农产品定价权,但是全球未开发农业资源仍然充沛,当前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仍然拥有巨大发展空间。非洲、东南亚、拉美、俄罗斯仍然拥有大量待开发耕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世界农业产业链条还有许多区域空白和环节缺口。当前,利用世界农业发展潜力空间,填补区域空白,衔接产业链条缺口,我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正合其时。

  第三,中国农业企业成长迅速、农业技术发展成熟,造就了我国农业走向全球的深厚内功。跨国企业是农业走向全球的主体,先进农业技术是农业走向全球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猛,涌现了一批竞争力雄厚、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强大的外向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境外农业投资、跨国农业经营等方面初露锋芒,业绩喜人。农业技术方面,我国拥有众多技术优势,如杂交水稻、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节水灌溉、沼气建设等技术傲居世界前列,不仅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动力,还通过技术示范中心为众多亚非拉国家提供农业技术援助。当前,以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雄师,以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为利器,我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正逢其时。

  (二)当前世界发展态势对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总体有利

  判断世界发展态势对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总体有利,基于以下挑战和机遇的综合评判:

  第一,虽然世界发展依然存在下行风险,大宗农产品价格处于洼地,但是经济涨势恢复趋势可期、农业发展前景看好。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减缓,部分国家危机延续,欧元区逼近通缩,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险升高,西亚北非国家政局动荡,地缘政治风险没有减缓,新兴国家尤其是金砖国家经济发展出现分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阶段,需求减弱,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受世界经济减缓影响,世界大宗商品需求低迷,价格连续三年下跌,谷物、能源等大宗商品处于价格洼地。但是全球经济处于危机后的修复期,全球货币政策总体宽松,各国去杠杆力度减缓,一些国家出台一揽子经济刺激措施,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强化经济改革,亚欧非国家积极响应中国倡导的“一路一带”战略,世界经济恢复可期。随着发展中国家居民收入的进一步上涨、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产品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未来全球农业发展前景看好。总体研判,未来世界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向好,我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经济环境和农业发展环境实质利好。

  第二,虽然部分别有用心的国际舆论恶化中国农业“走出去”形象,但是支持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盟友日益增多、关系日益密切。目前国际上部分国家的媒体对中国农业“走出去”恶语评判,贴上“新殖民主义”、“新帝国主义”、“资源掠夺论”等标签,导致个别国家在土地购买、租赁方面对中国企业实施歧视性限制,但是我国以实际行动逐步化解了这些负面舆论的不利影响,以实实在在的、符合国际规则的、负责任的农业投资,助力东道国的农业发展,发展成果惠及当地居民,赢得了民心,收获了友谊;在国家高层进一步的战略引领下,我国农业“走出去”越来越凸显“亲、诚、惠、容”和“和合”理念,不搞“零和博弈”,强调共同发展和互利互惠,巩固发展了合作关系,扩大了盟友队伍。目前,我国在亚非拉地区的盟友日益增多,一些国家把我国视为全天候的朋友,众多国家与我国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值此国际格局深刻调整的时期,中国等新兴力量崛起,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向衰落,国家关系利益格局面临一次重新洗牌,以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将取代世界利益格局中的强权政治。整体上判断,杂音是非主流,“和合”发展理念是正道,我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国际环境总体有利。

  第三,虽然海外农业经营风险凸显,但是中国农业走向全球驾驭风险的能力稳步提高。海外农业项目不仅具有建设和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技术适应性、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大,自我发展能力弱,项目执行风险相对比较大的一般特点,还受投资国政治局势变动、经济政策变化、汇率波动等特殊风险的影响,海外经营业绩非常容易遭受这些风险的冲击。尽管如此,我国农业企业走向全球的步伐没有停止,农业对外投资稳步增长,年均增速在20%以上,这些开展海外投资的企业应对各种风险的战略工具逐步丰富,驾驭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此外有关国内企业和部委也为中国农业走出去提供了风险分析信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05年以来发布了《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对全球190多个主权国家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估与认定;商务部、外交部联合2004年以来连续对外发布《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2011年以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又联合发布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指引(2011)》;这些都为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明晰了风险因素、确定了鼓励的方向和重点。综合来看,我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面对的风险因素很多,但是识别、应对和驾驭风险的能力也明显增强。

小草鱼死亡的多因素分析 苹果绵蚜的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