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业新闻粮食去库存:改供给重于清仓库

粮食去库存:改供给重于清仓库

发布时间:03-25 22:37分类:农业新闻

 

  刘奇简介: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内容辑要:微生物的开发潜力非常巨大,应该利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等手段大力扶持。

  2015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与此同时,粮食库存量不断增长,达到近年高点。在该背景下,社会上又刮起来一阵“农业过关论”,认为中国粮食既然已经出现了严重过剩,那么“三农”工作就可以放一放了,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去库存具体而言是指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粮食安全战略不用再坚持。这一点就不用细说了。

  短期的粮食去库存也不应是简单的清仓库,粮食的去库存化要与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相联系。随着制造业的去产能化,势必要大幅削减正在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的过剩工业产能,这意味着会出现一批失业工人。如果粮食过度去库存,将会打击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推动食品价格的上升并直接导致失业工人生活费用的增加,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粮食的去库存化要与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联系起来,可以考虑从现有的粮食库存里面划拨一部分粮食,作为失业工人的生活基金。

  关于农业的供给侧改革,还有“二物”与“三物”的问题。所谓“二物”指的是植物和动物;“三物”指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这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物质结构问题。人类有史以来就是“三物”开发,但是人类主要是依靠动物、植物获取食物,在动物与植物开发利用问题上下了很多功夫,取得了成套经验。微生物虽然也在开发利用,但远远没有受到社会的重视。当前,农业供给侧的突出矛盾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叫“植物缺油,动物缺奶,微生物缺人爱”。“植物缺油”最突出的表现是,我国现在每年需要进口8000多万吨大豆以加工为食用油。“动物缺奶”这方面的最大缺口就是牛奶,世界人均消费牛奶110公斤,中国人均消费牛奶是38公斤,现在我国每年大概需求5000万吨的牛奶,国内只能产3600万吨,每年还需要1400万吨进口,奶供给严重不足。所谓“微生物缺人爱”,就是微生物的开发远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未来,微生物的开发潜力巨大,特别是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微生物。微生物的开发,不仅能解决人类的产品需求,更重要的是,它是生态循环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微生物的开发,整个农业的生态循环就不能实现。

  微生物的开发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大产业,利用那些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及牲畜粪便,点草成金、点粪成金。微生物的开发,概括起来有六大领域,或称之为“三料”“二品”和“一剂”。“三料”就是肥料、饲料和燃料;“二品”,就是食品和药品。“一剂”就是微生物清洁剂,土壤和水污染了,用微生物技术可以把污染的土壤和水净化。这个技术已有好多地方在使用。微生物的开发潜力非常巨大,应该利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等手段大力扶持。

  由“二物开发”向“三物开发”迈进,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在社会树立起“大食物”的观念。

  另外,关于供给侧改革,还有农村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问题。就农村而言,它是农业现代化的载体,同样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村庄可以分成4种类型,第一种叫社区型村庄,就是在城市周边的农村,现在变成了城市社区。第二种叫文物型村庄,就是那些具有文物价值的村庄被保护下来了。文物型村庄数量很有限,全国现在大概进入国家名单的才一万多个。现在全国大概有250万个自然村庄,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有360万个。如今,每天都有几百个村庄在消失,这是好事,也是坏事。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推进,需要把村庄集中起来居住,但是许多历史文化都在这种灭村运动中消失了。在此背景下,怎样保留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第三种就是农庄型村庄,也就是适应生产生活的需求而建设成的新型村庄。第四种是衰落型村庄,这些村庄逐渐空心化了,只有几个老人还住在那儿,逐渐地这个村庄就不存在了。这一类村庄占比最大,再加上现在农村的优质资源都是单向流出,村庄作为农业现代化的载体,衰落似乎已不可避免。这其中主要问题就在于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这“两公”没有真正姓“公”。

  可以说,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和农业现代化的载体,远远没有适应形势的需要。

 

农业部出台新规范加强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 四川已排查震区地质灾害171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