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农业农业新闻山绿起来树多起来农民富起来

山绿起来树多起来农民富起来

发布时间:09-08 23:54分类:农业新闻

    山绿起来、树多起来、农民富起来,良好的生态和农民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成为林改最好的诠释,近日了解到。

    主体改革:农民成为山林的主人

    在实施林权制度改革以前,重庆市6000多万亩集体林地大多处于“沉睡”状态。长期以来,由于产权归属不清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林农生产动力不足,民间没有造林营林的积极性,集体林地大多自生自灭,经济效益极低。

    重庆市林业局提供的数据表明,到2007年底,全市林地面积是耕地的1.9倍,但林业收入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单位面积的平均收入还不到耕地的十分之一。

    “林地的发展空间很大!”重庆市林业局局长吴亚说。在耕地、就业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要想继续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唤醒“沉睡的大山”,盘活比耕地大得多的存量资产。

    国家政策的适时出台为激活林地资源提供了重要契机。

    200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一政策的出台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他们认为,这是继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

    2008年8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实施“森林工程”,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是主体改革,就是明晰产权,将林权证发到老百姓手上,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在主体改革中,重庆采取了“量体裁衣”的办法,采取多种方式明晰产权:在人均林地少的“一小时经济圈”地区,主要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办法,将集体林折股量化,通过股权到户的方式将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集体经济组织;在人均林地面积较大的“两翼”地区,主要采取“分山到户”的形式落实产权。

    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林权证538万户,发证面积达5426万亩,实现了主体改革达到“两个90%以上”的目标,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

    手握林权证,农民一夜之间真正成了山林的主人。蕴藏在农民群众中的巨大能量和积极性也像火山爆发一样得到集中释放,家家户户齐动员、热火朝天干林业。这股热情和积极性,正转化成实现林业生产力大解放的不竭动力。农民们开始“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愿意在林业上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数据显示,2009年,重庆市“一年种了十年的树”,造林超过了过去10年造林面积的总和。

    配套跟进:沉睡林地变投资热土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虽然解决了林业产权问题,但还不足以解决林业产业化发展问题,仅凭一本林权证,无法吸引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向林业产业。而且,农业网村民还担忧国家实施的“计划限额采伐”政策让林子成为死资产无法变现。国家于1998年开始试点,2000年开始正式启动的“天保工程”,对长江、黄河流域上中游天然林严格实施“一棵树也不能砍”的禁伐令。在这个过程中,某些地区的天保林范围划定过宽,不但包括天然林,而且也包括次生林和人工林;不但包括国有林,而且还包括集体和私人承包林。而国家对“天保工程”并未给予应有的生态补偿,每亩林地每年只给1元管护费用,部分造林大户陷入困境。与此同时,国家还在林业采伐上实行“计划限额采伐”政策(即天然林禁伐、人工林限伐),计划限额采伐指标既不充分,审批手续又过于繁杂,农民对于林木的支配、使用受到严重限制。按规定,农村林木限额指标,每5年下达一次,总量由国务院确定后,层层分解到省、市、县、乡镇,林农要采伐林木,需要经过很多个环节才能办好手续,所能争取到的采伐指标也少得可怜。由于政策限制,使得许多造林大户“守着金山饿肚子”,不仅不能将巨额的林业资源变成现金,反而成为需不断投钱进行管护的拖累。受此影响,社会资金就更不可能涉足投资周期长、资金占用大、见效慢的造林产业。

    “分山只是集体林改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配套改革,落实处置权、放活经营权、保障收益权,使农民、企业在耕山营林中获得可观收入。”马正其强调说。去年,重庆在抓主体改革的同时,及时跟进配套改革,在18个区县分别启动林业要素市场建设、林木采伐管理、林业政策性保险和森林资源流转等改革试点,探索配套措施,健全配套体系。其中,重要的突破是:今后,新造林不再受采伐指标限制,可按自己的计划进行采伐,原有的商品林允许间伐,审批手续也大幅简化。林权主体及其配套改革的推进,不仅调动了农民的造林积极性,也激发了社会各界投资造林的积极性,“沉睡”的林地资源得以迅速盘活。

    2009年,香港理文造纸有限公司投入5000多万元,在永川租赁5万余亩荒山荒地营造工业原料林基地;武汉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在酉阳流转荒山荒地5万余亩,并计划投资1.2亿元办厂。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市以转让、租赁、拍卖、联营等形式流转山林3480宗,流转面积达735万亩,流转金额近8亿元。

    2009年,全市引进近200家企业参与造林,投入造林的社会资金达到60亿元。市林业局测算,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中来自林业的收入比2008年增加120元,预计可突破500亿元。

    创新突破:“死资产”带来“活收益”

    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化,除采伐管理、交易平台建设等配套改革外,重庆市在林业金融支持方面也有所创新和突破。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累计向林业产业授信16亿元。农发行、建行、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纷纷开始推行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使林业经营由资源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

    重庆市林业局局长吴亚说,“市委市政府要求林权抵押贷款的期限要延长,利率要降低,手续要简化,还开发出适应林业生产特点的金融新产品,加大农户联保和小额贷款力度,同时设立注册资本近2个亿的林业投资公司,和一个资本金近亿元的林业担保公司。”据吴亚介绍,“像重庆农商行已出台林权抵押管理办法,成功为云阳县卢友章等3户林农发放贷款100万元;南川区的林权抵押贷款,授信额度一经评定,可循环使用,也已发放贷款2笔975万元,涉及林地面积1337亩。”

    目前,林权抵押贷款让沉睡的“绿色银行”流动起来,让“死资产”产生“活收益”。重庆市政府还适时采取“财政扶持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方式,积极引进林业保险,让林农放心搞林业。

    南川区南城汇星村农民王理才有了林权证后,把自己经营多年的1000余亩林地成功流转出去,成为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紧接着,王理才用林地流转所得资金又寻觅了一片林子,做起了“苗圃+基地”的林业产业,银行为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贷款资金,目前,他已发展100亩苗圃、600余亩香桂和170余亩楠木,并新办了香桂精油加工厂,投产当年即可获利3万多元。

    与此同时,重庆市政府在确保林地生态效益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种养殖、林产品加工,大力推广林粮、林药、林牧、林禽、林菌等种植模式,最大限度地扩大农民就业增收空间,挖掘林业经济效能。

    据了解,目前,石柱县在这次林改中,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盘活林地,初步形成林产品加工业、森林旅游业、森林食品业和森林药材业四大产业,年产值达到7亿元。而秀山县因地制宜,发展金银花产业,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外市场,种花农户年收入1.2亿元。梁平县则开发利用林下空间,发展林下养殖业。全县从事林下养殖野猪、野鸡、中国林蛙和种植药材、食用菌等的种养殖户已发展到68家,年产值达7000万元。

湖北夷陵:流转土地连片发展为村民带来收入 韩长赋强调: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为促进农业农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