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县培育特色农业做足“特”字文章
长白县按照“因地制宜、优势开发、示范带动、扩大规模”的思路,大力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做足“特”字文章,逐步形成以人参产业为支柱,食(药)用菌、中药材为主导,棚膜经济、林蛙、经济动物、经济果林等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的产业布局。
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致富。人参产业已发展成为长白县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全县人参产量占全省人参总产量的24%左右,质量达到无农残水平,人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居行业领先地位,通过了人参GAP认证和欧盟有机认证,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长白山绿色人参标准化示范区。现在马鹿沟镇太阳村67户农民种植人参,全村拥有参地面积10万余丈,年产水参50余万公斤,产值超500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3万多元。
“盆栽葡萄是我2015年新搞起来的项目,单卖葡萄,秋天上市时能卖到12元一斤,1000盆能收入6万元;整盆卖,每盆能卖120元到180元,1000盆能卖出12万元到18万元。”金华乡的纪承志看着大棚里一盆盆葡萄喜滋滋地说。
从2011年开始,金华乡整合利用新菜田开发利用基金、棚膜蔬菜发展专项资金,以金华村为主大规模搞起了棚膜经济,发展以果蔬为主的特色农业,1500多人的小村已经建起了100多栋大棚,几年下来,金华成了远近闻名的果蔬之乡,是长白县城名副其实的“菜园子”。目前,全县各类大棚已发展到858栋、共806.1亩。长白县棚膜种植业以其良好的品质、地道的口感逐渐向域外扩展,销售量逐年增加,该县生产的食用菌、香瓜、草莓远销到上海、白山、延边等地,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如今,发展棚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开拓的又一条致富路。
食用菌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达25.88万平方米,种植规模达到268万棒(段),辐射带动农户140户,涌现出森经局林丰菌业、十二道沟镇林宝菌业、马鹿沟镇江棒红菌业、八道沟镇宏基菌业、新房子百合菌业等10多个合作社,基本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永财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船卧子村和两江村建设两处食用菌生产基地,解决几十人的就业。2015年,合作社成员工资性收入达到了50余万元。
基地建设掀起发展高潮。特色种植、养殖业生产基地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使该县农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去年,长白县特产业产值实现6.96亿元。
按照“特色各异,亮点纷呈”的发展原则,该县全力培植“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以八道沟、新房子、十二道沟为主的的有机杂粮种植基地,以宝泉山镇、十四道沟及金华乡等为主的北五味子种植基地,以十二道沟镇和八道沟镇为主的葡萄种植基地,桑黄、灵芝等药用菌基地规模达到15.5万段,建设林下天麻、仿野生灵芝基地500亩,全县中药材种植基地及专业合作社发展16户、5237亩。
林蛙、獭兔、野猪等特色牧业崭露头角,已成为特色鲜明、效益可观、后劲十足的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封沟养蛙发展到45条,其中规范化养蛙基地26条,从业户数达到60户。梅花鹿存栏780只、獭兔存栏3万只、山鸡存栏1500只、野猪存栏650头;细鳞、花羔红点鲑等名贵珍惜冷水鱼年产商品鱼达20万公斤,主要集中在新房子镇的大湖。
2016年,长白县以扩大特产业种植规模为着力点,以有机、绿色特产品栽培(管护)基地建设为重点,以特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按照林下、平岗、沿江等不同区域,打造原生态绿色食品药品基地,在巩固已建设18个原生态绿色食品药品基地的基础上,新增加10个基地;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积极引进适宜本地特点新品种、优良品种,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采取农民种植和林下管护形式,发展各类中小药材3800亩;加大高效经济作物发展力度,建设浆果、坚果、山野菜、瓜果类等为主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