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茸培养、剔杂
菌瓶移入发菌场所前,必须提前对该处喷药进行消杀,数日后在地面及墙体上撒施一层石灰粉,尤其在人防工事内,应多用一些石灰粉,除消毒杀菌作用外,还有一定的吸湿效果。林荫地等发菌场所应注意防虫,发菌期间需经常在菌瓶及其周围喷洒菊醋类杀虫药物,如速灭杀丁、灭害灵等。室内发菌,气温高达33℃以上时,可在地面灌水没过菌瓶的1/3~l/2,既可使之降温,亦可增加空气湿度,效果很好。
发菌期间的检查剔杂工作非常重要,其内容基本与原种相同,但由于其所处温度更高,数量更多,因而工作量很大,亦更艰巨。如每天生产数量为4000瓶连续40天为一生产区段,则生产总量为16万瓶。检查剔杂工作可做如下安排:第3~6天时可由1人负责;第7~10天时,2~3人进行;第11天以后,必须由4人共同操作才能完成。检查剔杂程序:首先检查有否空接料瓶,即漏接种瓶,返回重新接种;其次,鉴于毛霉类杂菌长势极快,在最初阶段将其视为剔杂重点;再次,约一周后,污染链孢霉等杂菌的菌瓶塞上可见橘红色孢子,实际上个别严重污染的菌瓶内亦可见其菌丝及孢子团,应尽早及时剔出进行处理;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杂菌亦陆续出现,应仔细检查,及时剔出;并且,期间应不定时对阴暗、潮湿角落等处的菌瓶进行虫害检查,如蜻类等,一经发现,应扩大范围及时喷洒扫螨净、杀螨特等药物予以彻底杀灭。当菌丝发至瓶高的1/2左右时,可间隔3~5天检查一次,一般情况下,此时继续发生污染的可能性大大缩小,但也不能完全掉以轻心。一般33℃以下温度、70%左右空气湿度、并有适量通风的条件下,0~50天即可结束发菌,粪草型菌种需延长约10天。此时,对菌瓶进行最后一次全面的病虫检查,确认合格即可贴标签、纳入商品管理,或用于生产,或进行正常销售。